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王朝的腐朽 > 第二章 分封制

第二章 分封制(第1/1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满嘴芬芳旅行异世界剑荡凤鸣震星河奇玄录异界特种战神福天记魔女,哪里跑噬灵道仙子毋燥,我拚老命也要解你情毒许仙最强修仙法星辰衍变双穿修仙:我玩个锤子诡异修仙,我才是真正邪魔!污蔑我是魔头?一剑攮死你!天剑之剑开局溺水死尸成就超凡神位青山有剑客龙之殇灵缘剑心寡王修仙:这辈子也要寡到最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语出《诗经·小雅·北山》。 在这两句诗中,分别体现的其实是周时的两种制度,井田制和分封制。 它们与礼乐制一样,都是周朝时最为重要的制度。 井田制身上的迷雾较多,笔者或许之后会谈上几笔,而在这里,重点要讲还是分封制。 分封制虽非周朝所创,前代早已有之,可我们一说到分封制,总是一下子就想到了周朝。 夏商朝三朝虽然跨度极长,左右有近两千年,可他们在政治形势上与上古原始社会的牵连依然很大。 周天子依然还是天下共主,数量众多的诸侯国臣服于他,一种明确但又并不十分稳固的上下级关系存在于他们的中间。 周朝时的分封与三皇五帝时的部落联盟自然已经是不一样了的,君臣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大的加强,周天子对于各诸侯的控制大大加强,配合上周朝的礼乐制度,至少在西周时,周朝对诸侯的控制还算得上不错的。 可它再怎么不同,也没有办法避免一个问题,如今的诸侯与当初的部落都是一群手上掌握着强大力量的家伙。 在这个基础上,周朝想要保持住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保证自身的强大。 可这个世间有一个不能抗拒的至理,没有谁能够一直强大,也没有谁可以一直高高在上。 这个道理,在五千年的王朝更替中我们已经见的太多了。 我甚至认为它超越了社会制度、文化思想、文明发展,是一个跟人性有着直接关联的必然事物。 而分封制就好像是一个与它绝配的东西,将所有的隐患在一开始都深深埋下了。 什么是分封? 在周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又有商朝的覆灭,整个天下即商朝原有的疆土都属于了周和灭商联军内的其他诸侯。 周部族以绝对力量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土地,而其他的诸侯由于数量众多,也不可以忽视他们的存在。 其实当一个王朝初创的时候,分封本就是一个旧礼,三皇五帝在位之时也没有少干这样的事情。 上古圣君的后裔,自己的子嗣,功勋卓着的臣子,这些都在分封之列。 可分封制在周朝才最为鼎盛,也最为出名。 说回刚刚的那个问题,什么是分封? 裂土而封,君王将自家国土拿出来分封给别人。 要知道这跟后世的分封不同,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有着极大的权力,军政、经济、民生,都掌控在他们的手中。 周朝会不会对他们进行管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一定的,没有谁会愚蠢到放任一大堆不受自己掌控的强大力量。 周初的分封制度规定了,周王室可以节制诸侯国的事务,而且当诸侯死去之后,周天子有权收回封地,重新进行分配。 可周朝的情况是复杂的,因为除了周朝建立时,武王大封天下时所形成的诸侯,还有着许多夏商之时留存下来的诸侯之国,他们的封地存在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时期,周朝想要将他们与新封的诸侯一同管理,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这也不利于周部族统摄天下,商朝刚刚覆灭,稳定秩序才是重要之事,此时向天下的诸侯发难,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这也是一个涉及到人性的问题,在真切的利益面前,一丝丝的偏薄都有可能带来极为不好的影响,而妥协可能会带来暂时的好局面。 不过哪怕后世的人再对周朝的分封制再有怨言,武王依旧大封了天下,甚至之后的周公和历代周王都大行分封。 而武王依照前人分封之礼,追思诸代先圣王,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jì),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后再封功臣谋士,首封姜尚于丘,曰齐;封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弟叔处于霍。 封帝辛之子武庚于殷商旧地,管理殷祀,将殷商王畿(jī)分为邶、鄘、卫,由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分别管理。 其实从这些分封上,不难看出,周朝之所以大力推行分封,一是行仁德之政,承上古圣王之正统,二就是以分封诸侯掌管天下,稳定周朝疆域。 可能这就是世间事的常态,出发点是好的,设想也是好的,可世事曲折难料,人力终究是敌不过万物变化之理,也小看了人心。喜欢王朝的腐朽()王朝的腐朽。

目录
我的梦连万世界三国之极品家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