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南明大将李成栋(第1/3 页)
话说这李成栋啊,那早年的经历可真是充满了曲折和坎坷!想当年,他初入江湖之时,就投身在了李自成麾下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将高杰的营帐之中,与众人一起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
李成栋这人呐,不仅勇猛无畏,而且做起事来更是心狠手辣、毫不留情,因此在道上混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李诃子”。这名号一叫起来,真可谓是人尽皆知,让人闻风丧胆。
岁月如梭,时过境迁,天下局势变得愈发扑朔迷离、难以捉摸。就在这个时候,高杰这位有着雄才大略的将领,当机立断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率领自己所统率的部众归附大明王朝。而李成栋呢,自然也是紧紧跟随其后,一同踏上了这条新的征程。
在此后的日子里,李成栋凭借着自己非凡的战斗功绩以及卓越的军事谋略,在官场之上可谓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他一路过关斩将,屡建奇功,最终得以晋升至总兵一职,并肩负重任,奉命驻守那至关重要的战略要地徐州。
可惜好景不长,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时间来到了弘光元年,也就是公元 1645 年的时候,满清的豫亲王多铎亲自统率着大批精锐铁骑,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与此同时,还有那兵部尚书张存仁与之联手,共同指挥大军挥师南下,征讨江南地区。
面对着如狼似虎、来势汹汹的满清铁骑,李成栋竟然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率领自己所属的部队纷纷剃去头发,向满清屈膝投降。自那一刻起,他便彻底抛弃了曾经的立场和信仰,死心塌地地追随着清军四处征战,成为了他们手中一把锋利无比的杀人利器。
李成栋及其麾下之众,犹如一柄锋利无比的剑刃,在清军侵略的道路上肆意挥舞。他们起初将矛头指向浙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发起猛攻,一时间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紧接着,这支虎狼之师马不停蹄地转战福建,所到之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终,他们气势汹汹地直逼广东,大有一举平定天下之意。
在这漫长而血腥的征程中,李成栋积极投身于由多铎和张存仁精心谋划并残忍施行的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暴行之中。其中,尤以那骇人听闻的“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最为声名狼藉。无数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这场浩劫中惨遭屠戮,鲜血染红了江河,尸首堆积如山,整个江南地区都被笼罩在了一片恐怖的腥风血雨之下。
不仅如此,李成栋更是亲自出手,将南明绍武帝朱聿鐭生擒活捉,并毫不留情地处决。这一沉重打击令本就风雨飘摇的南明政权雪上加霜,元气大伤。与此同时,那些坚定不移地抵御清兵入侵的抗清大臣们,诸如陈子壮、张家玉等英雄豪杰(此二人均与陈邦彦齐名,被誉为“岭南三忠”),尽管他们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但终究还是没能逃出李成栋的魔掌,最终壮烈殉国,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抗清悲歌。
在嘉定三屠中,李成栋的部队对嘉定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屠杀。第一次屠杀发生在乙酉年(1645年)七月初一,李成栋以不足五千的兵力击败了十几万无组织的乡兵,随后进行了残酷的屠杀和劫掠。第二次屠杀发生在李成栋镇压朱瑛领导的反清复明运动后,他派兵屠杀了嘉定城郊的数十里内的居民。第三次屠杀发生在八月二十六日,绿营把总吴之藩造反被镇压后,李成栋再次对嘉定城内外进行了屠杀。经过嘉定三屠,江南大部分地区的反抗烈焰渐趋熄灭。
顺治四年(公元 1647 年),正值风云际会、世事变迁之时,李成栋的命运之轮开始急速转动,迎来了其人生旅程中的一次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就在这风起云涌的一年里,他承蒙皇恩浩荡,被授予广东提督这一要职,同时还荣获左都督的头衔。如此殊荣加身,真可谓是权倾一时、位极人臣。
然而,在那表面的荣华富贵和显赫权势背后,却潜藏着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矛盾与激烈冲突。原来,李成栋与满清两广总督佟养甲之间存在着难以弥合的巨大分歧。他们二人不仅性格大相径庭,就连政治见解也南辕北辙。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间的差异逐渐积累,使得原本就存在的矛盾日益激化,变得愈发尖锐起来。终于,这些矛盾发展到了水火不容、无法调和的程度。
面对这样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李成栋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率领部众高举义旗,公然反抗清朝统治,义无反顾地回归大明阵营!
这一决定绝非是一时冲动、头脑发热所做出的轻率之举,而是李成栋历经漫长岁月,反复思考、权衡利弊之后才最终得出的结论。在过往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