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1/4 页)
!〃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
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此语一出,徐子陵心中剧震,已猜到了秦川的真正身份。
事实上秦川的身份一直呼之欲出,除了师妃暄外,谁有兴趣来问李世民这类有关治国的问题?
她正在决定谁该是和氏璧的得主。
秦川油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么说世民兄满意吗?〃
李世民目光投到徐子陵脸上,显然从他的眼神变化中,察觉到他的异样,向他打了个征询意见的神色。
徐子陵想起寇仲,心中暗叹一口气,点头表示李世民该坦诚回答。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
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徐子陵不待〃秦川〃回答,长身而起道:〃两位请续谈下去,在下告辞了!〃
李世民大感愕然。
〃秦川〃则不见任何动静。
徐子陵微一颔首,飘然去了。
第三章 东都闲情
王世充一边策骑朝自己的官署缓驰而去,一边皱眉问寇仲道:〃若他摆的是空城计,我们这么不战而退,岂非惹天下人耻笑。〃
另一边的欧阳希夷、后面的郎奉和宋蒙秋都露出同意的神色。
寇仲微笑道:〃若我们真个挥军攻打宫城,只有两个可能性,一是破城而入;一是伤亡惨重,坚持不下。而无论是那个可能性,都对我们有害无益。因为我们志不在此,只要能击溃李密,那还怕杨侗和独孤峰不乖乖屈服。刚才只要看独孤峰有恃无恐的姿态,便知他有李密在后面撑腰,根本不怕我们强攻。〃
欧阳希夷不解道:〃如能控制宫城,尽除独孤一党,于我们又有何坏处?〃
寇仲恭敬答道:〃前辈问得好,先不论破城的难易,假若洛阳重归稳定,李密岂还肯挥军西来。定会采观望态度,待等得另一有利形势后才来攻。那时胜败难测,那及得上现时的有利形势?〃
四周包括王世充在内的几个人都听得大为服气。
要知以往王世充与李密交手,从没有赢过半场胜仗。而王世充之所以仍能立得这么稳,凭的就是洛阳这四面十二门,门门都是关口,内则层层设防,外则长堑围护,又有天然屏障的坚城。
所以李密一旦晓得洛阳有事,必不肯错失良机,那他们就有乘虚机会。
王世充仍有疑虑,问道:〃独孤峰势力雄厚,他又非善男信女,加此一来,岂非把主动之势拱手让与他吗?〃
寇仲胸有成竹道:〃当然不可如此,现时只要我们枕重兵在端门外,独孤峰便动弹不得,到李密来攻时,我们再把宫城所有出入口封闭,却不攻城,只截断内外的粮路、那时便可迫杨侗交人,何须浴血攻城呢?〃
欧阳希夷欣然笑道:〃难怪小兄弟把南方闹得天翻地覆,果然非是只逞勇力之徒。
不过我们定要小心对方高手的暗袭,若尤婆子亲自出手,恐怕不容易应付。〃
王世充冷笑道:〃我王世充若是这么容易被杀,早死了十多遍。〃
寇仲嘻嘻笑道:〃这个当然,嘿!我也要去找些人来助拳呢!〃
※※※
徐子陵来到新中桥,跋锋寒早恭候多时,欣然迎上,笑道:〃我刚才在数泊在桥东码头的船有多小艘,刚数到第三百八十三艘你就来了。这里的水道陆路交通真繁密,似乎天下的舟车都到了这里来填塞河道和街道。加上中外客商来推销他们的香料珍玩,锦绢丝绸,又或粮食茶叶等货品,使洛阳成了中外货物的集散中心,非其他城市所能媲美。〃
徐子陵环目一看,桥上桥下确是挤得水泄不通,万人云集,旅店、酒食店鳞次栉比,将洛水南北的市集连成一片,爇闹非常,微笑道:〃我还以为会比锋寒兄早到呢!〃
跋锋寒和他随着人潮步下新中桥,过市不入,沿街而行道:〃琬晶想见你一面,不知子陵意下如何?〃
徐子陵吓了一跳,皱眉道:〃她为何要见我?〃
跋锋寒微笑道:〃她竟通过我来传话,为的当然不会是儿女私情,子陵放心好了。
至于是什么事,她倒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