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见缝插针(第1/2 页)
夜幕低垂,宛城外的旷野上,黄巾军的旗帜在冷冽的晚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张曼成立于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身披战甲,目光如炬,俯瞰着眼前的千军万马。军阵整齐划一,士兵们按照不同的职级和职能,排列成一个个方阵,如同棋盘上的棋子,静候着指挥者的调度。
黄巾军的军营布局严谨,主营位于中央,四周则是层层叠叠的帐篷,宛如繁星点缀在大地之上。主营内,中军大帐最为显眼,其顶覆盖着黄色的绸缎,象征着黄巾军的信仰与力量。大帐周围,分布着各路将领的营帐,每一顶营帐都代表着一位英勇的战士和他们麾下的精兵。
军营内部,道路纵横交错,形成了一张严密的网络。营门处设有哨岗,守卫森严,任何试图接近的敌人,都会受到严格的盘查。营内的士兵们按等级划分,从最底层的普通士兵到各级将领,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职责。普通士兵身穿简陋的布衣,手持简朴的武器,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坚定与勇敢。各级将领则身披铁甲,手持长剑或弓弩,他们的存在,如同黑夜中的灯塔,指引着士兵们前进的方向。
随着一声号令,黄巾军的士兵们开始行动。他们推着精心制作的云梯和撞车,悄无声息地向宛城逼近。云梯高耸入云,顶端的铁钩在月光下闪烁着寒光;撞车则如一头巨兽,木梁前端包裹着厚重的铁皮,显得异常坚固。这些攻城器械,虽然简陋,但在黄巾军士兵的手中,却变得无比强大。
城墙上,守军早已严阵以待,箭矢如雨点般射下,滚木、礌石和沸油不断从城墙上倾泻而下,给黄巾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然而,黄巾军的士气并未因此动摇。张曼成深知,连续的夜间攻击虽然能够给守军带来压力,但也会极大地消耗自己的兵力。因此,他下令将士兵分为多个攻城队,每队轮流进攻和休息。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士兵的疲劳,但面对宛城坚固的防御,黄巾军仍然难以取得突破。
随着夜色渐深,黄巾军的攻势逐渐减弱。张曼成站在高台上,望着城墙上依旧坚定的守军,心中明白,继续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他果断地下达了收军的命令:“传令下去,停止进攻,全军撤退至安全地带,整军休息。”
命令传达下去后,黄巾军的士兵们纷纷撤退,回到了营地。张曼成亲自巡视各个营区,安抚士兵们的情绪,鼓励他们休整好状态,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准备。他深知,这场战役才刚刚开始,黄巾军需要更多的策略和耐心才能最终攻克宛城。
晨光初现,阳光洒在大地上,黄巾军的营地逐渐恢复了平静。士兵们在短暂的休息后,逐渐恢复了体力,但脸上的疲惫依旧难以掩饰。张曼成站在高处,眺望着不远处的宛城,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要想攻克这座坚城,必须找到新的突破口,而不仅仅是依靠蛮力。
在这短暂的休整时间里,张曼成召集了主要将领,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案。他沉声道:“各位,昨晚的进攻虽然未能取得突破,但我们已经摸清了宛城的防御弱点。接下来,我们要更加灵活地运用战术,寻找敌人的破绽。同时,也要注意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夜色如墨,宛城的城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孙宇与赵空夜两人身着黑衣,轻盈地跃过城墙,悄然潜入了黄巾军的军营。他们行走在黑暗中,如同夜色的一部分,几乎不发出任何声响。
赵空喜好兵法,即使他不曾接受兵家训练,在南阳这些时日对兵事却上手极快。连续城防战中,他对黄巾军的攻势已经有几分把握——这样缜密的布局和攻击节奏,绝非寻常人能指挥得了的。
军营中,灯火点点,士兵们虽已进入梦乡,但营地的布局却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孙宇与赵空夜仔细观察,发现军营的每一个角落都布置得极为巧妙。主营位于中央,四周的帐篷按照特定的规律排列,不仅便于指挥调度,还能够在敌人突袭时迅速集结防守。
“这绝非普通流民所能组织的。”孙宇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黄巾军的背后,必定有高人指点。”
赵空夜点了点头,他的目光扫过营地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他轻声问道:“太平道本是江湖武林人士聚集而来,裹挟流民为军。按理说,这些人虽勇猛,但缺乏系统的军事训练和指挥能力。如今看来,情况似乎并非如此。”
两人继续深入军营,发现每个营区都有明确的分工。医疗区、后勤区、兵器库……每一处都管理得井井有条。孙宇注意到,兵器库的门口有重兵把守,显然这是黄巾军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