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干净;将切成块的两个雪梨去心和核;约两百根白茅根切短。5克陈皮用水浸软,与猪肺、雪梨、白茅根一齐煲,用文火煲2小时即可。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凉血、助消化的功效。可用于秋季身体燥热、流鼻血、咳嗽,或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痰稠黄浓、喉痛、声音嘶哑、唇舌干燥、便秘等;粥如:先取苹果2只,粳米60克,白糖60克。然后将苹果、粳米加水同煮成粥,将熟时入白糖调匀即可,每日早晚食用。具有生津润肺、降压止泻的功效。可防治大便燥结。
说到饮食调养,秋季还有一个特别的讲究,这是因为秋季里有一个特别的节气——秋分。之所以被称为秋分是因为阳历时间为每年的9月22~24日。按旧历说,秋分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点。那么,这对于养生有什么意义呢?《春秋繁录》中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可见,秋分也是阴阳正式转化的一个界限,即在秋分之时才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按照《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阴阳所在不可出现偏颇。
事实上,正是从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饮食始分宜忌。有利于阴平阳秘则为宜,反之为忌。不同的人有其不同的宜忌,如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则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这里在进行饮食调养的时候之所以有宜忌之别,其根本就在于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体现一种“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那么,如何利用食物来灭燥气之火呢?这里不再作方剂的介绍,根据秋季变化多端的特性,仅就从食物的性味、功效以及相应食物的品名作一个介绍。
其一:寒凉性食物
该类食物主要包括白萝卜、丝瓜、莲藕、茭白、梨、柿子、荸荠、菱角、桑椹、番茄、黄瓜、甜瓜、香蕉、甘蔗、芒果、竹笋、西瓜、枇杷、苹果、苦瓜、冬瓜、慈姑、厥菜、马齿苋、芹菜、淡豆豉、海藻、海带、螃蟹等等。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功效。
其二:温热性食物
该类食物主要包括的热性食物有花椒、辣椒、芥子;包括的温性食物主要有石榴、栗子、大枣、胡桃仁、大蒜、虾、海参、鸡肉、羊肉、南瓜、樱桃、荔枝、龙眼、杏、生葱、姜、韭菜、小茴香、鳝鱼、鲢鱼、淡菜、鹿肉、火腿、鹅蛋等。多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功效。
其三:平性食物
该类食物主要包括有土豆,黑豆、赤豆、黄豆、花生、榛子、黑芝麻、黑白木耳、扁豆、豇豆、圆白菜、芋头、蜂蜜、黄鱼、鲤鱼、猪肉、李子、无花果、葡萄、白果、百合、莲子、黄花菜、洋葱、胡萝卜、白菜、香椿、青蒿、大头菜、海蜇、鹌鹑蛋、鸽蛋、猪蹄、牛肉、甲鱼、鹅肉、鹌鹑、鸡蛋、牛奶等等。
到底如何选用这些食物呢?“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所以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成为普遍现象。燥邪犯肺,容易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故在饮食调养上要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准则。故应尽量少吃辛辣之品。所以《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事实证明,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雪梨、甘蔗等食物,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的饮食活动也必须与这样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事实上,这些变化在体内阴阳双方会自然地随之发生适应性的调整,这里强调的目的是希望人能够在饮食上顺应这样一种变化,最终使秋燥的变化达到一个“和合”调摄的境地。
秋季养生,需冻更需动
“春捂秋冻”是一句养生谚语,在很多人那里已经被奉为了养生的经验。“春捂”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因此不要过早脱掉棉衣;“秋冻”就是说秋季气温稍凉爽,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能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同样道理,季节刚开始转换时,同时,防止暑热尚未退尽,一旦气温回升,出汗着风就很容易伤风感冒。
秋季是气候由热转凉的时候,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