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还有没有奇怪的事情发生,哪怕是更久前发生的也行。”
在齐老板的提醒下,一个村民终于想起来一个事情。
“我们中毒前半个月的时候,家里养的牛啊,狗啊,先后全都死了。”
“对对,我家的牲畜也是那时间前后死的。”另一个人也点头称是。
“那些动物死的时候,是什么症状?”
“牛羊鸡这些牲畜都体温很凉,但是猪和狗就算已经死了却温度很高。”
和村里的人中毒症状一样,云晴觉得似乎掌握住了什么关键,但又说不上来。
正在这时,一直没说话的叶念道,“牛羊鸡不吃肉,但是猪和狗吃。”他继续问村里人,“村里是不是只有年轻力壮的男人才会吃肉,其他人都不怎么吃。”
“是,这和中毒有关系?”
叶念点点头,做了噤声的手势,又指向正在苦思冥想的云晴。
经过叶念的点拨,云晴开始将这些事情串联起来。吃素,吃肉,脸色苍白,脸色通红,原先脑中的一片混沌开始逐渐清晰。
有什么将要呼之欲出。
“叶芷草!”云晴突然站起来,力道大的把凳子也弄翻了。她看向齐老板,双眼里是难掩的兴奋:“是叶芷草!”
齐老板恍然大悟,也露出了同样的表情,“没错!就是它!”
云晴拿起药箱就往外走,“叶大哥,王忠,咱们先回去查查书。师父的书里有提到这个草的药性。”
叶念走在最后和齐老板以及其他人告辞,齐老板拍拍他的肩,“真是娶到宝了啊。”
叶念笑笑跟大家抱拳告别。
*****
回到连山后,云晴直奔书房,“《医典》的第十三或者十四卷,帮我一起找。”
“之前这些书也翻过一遍,怎么没有注意到?”叶念一边找一边问。
“书里没有主要记载,只是提了几句,因为不是中原产的。”
“不是中原的产物?”叶念警觉起来。
“嗯。原是少量当做麻醉散用的,量多自然会让人昏睡,量过了就会致命。它们只能溶在水里时,才会发挥药性。不过书上有写解药,我记得是种很常见的草药。”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叶念:云晴昨天来找过你?
莲儿:没有啊。怎么了?
叶念:她昨天肚子疼,喝了热姜茶后就好了。
莲儿:咳咳,估计她今天没胃口,给她熬点红枣粥吧。
叶念(想了一下):是来月事了?
莲儿:!!!
☆、九、解药。心境。
云晴是大夫,自然关注点是在解毒。而叶念是江湖中人,更关心的是下毒的目的和那些基本上被确定了的下毒者。
正在思考为什么毒会来自外疆时,王忠举起一本书激动地说:“找到了!是在十四卷里!”
云晴三步并作两步到王忠身边,将他翻开的那页仔细阅读。
“芃菱?”
“这味解药不好找么?”王忠问。
“挺好找的。只是它们不是用来煮水的,必须把它们和粮食一起做成熟食,吃了之后才能见效。没中毒的还好说,中毒的都是整村整村的,没人能做。就算有人帮他们做好了,他们处在昏迷状态也很难下咽。”
叶念闻言皱眉。
连山城东高西低,从最西边的村子开始爆发,自然是因为水里的毒物顺着水流不仅没有被稀释,反而越积越多,这才让西边的村民先毒发。人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水,只要在上游投入溶于水的毒药,就能用最容易的方法让大批人中毒。而解药又是如此特殊的熬制与食用方法,容易下毒,不易解毒,怎么看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
叶念想到这使劲攥紧拳头,不管为了什么目的,伤及到无数百姓,这个事件的主谋就一定要抓到。
“煮粥吧。”王忠说,“把芃菱放在粥里,既可以让药见效,又能让昏迷的人容易下咽。还没出现症状的,喝一些预防。已经中毒的,我们就送到村落里。”
经过云晴的同意后,叶念立刻找到鸿运楼的黄老板。他本打算由连山派承担所有花销,但显然黄老板不会同意。最后经过协商,放粥的成本由鸿运楼和县衙承担;芃菱由德仁堂出;而连山派出人力,处理草药,做粥,放粥,给中毒不方便领粥的村落送粥。
*****
从第一天开始,叶念和云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