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1/4 页)
杨晨和脖子挂着单反相机的纳兰彤彤现身北大西校门,西校门,不只是一条人流熙攘的通道,更是北大的象征。
纳兰彤彤举起相机,连续拍照。
杨晨仰脸凝望门楼上的牌匾,伟人挥洒的四个鎏金大字,苍劲有力,他曾好多次走过这儿,但从未进入。
不惧死亡,不畏强权。
却对这座曾改变华夏历史进程的学府心存敬畏。
“老公,帮我拍几张。”纳兰彤彤雀跃地将相机递给杨晨,在古朴门楼前摆着各种可爱poss,惹得行人频频回眸。
北大,清华,圆明园遗址构成小范围旅游圈,再往远走走还有颐和园,所以游客不少,得登记身份证排队进入。
杨晨进门前,先给余晓斌打电话,接话接通听着既熟悉又有点陌生的声音,感慨万千,当年的小鱼也显得激动,埋怨人间蒸发好几年的杨晨一直不联系他。
两人兴匆匆聊几分钟,约好见面地点,杨晨带着纳兰彤彤,登机身份证,进入北大,这是一座古典园林和现代建筑相互辉映的校园,比杨晨呆的宁大,更有氛围,更具底蕴,毕竟百年以上的历史,沉淀下太多值得品味的神韵。
不少人文遗址散布。
博雅塔,未名湖,图书馆。
这是游客必去的地方,杨晨急着见小鱼,没一一游览,临湖路上,两个阔别多年的老同学终于重逢。
都变了。
杨晨觉得小鱼比六七年前帅气潇洒,流露着自信,温文尔雅。
小鱼觉得杨晨舍我其谁的气势,比当年更甚,哪怕这个男人很低调很内敛,依然能使感觉敏锐的人,感受到无形的压迫感。
气质。
这虚无缥缈的玩意。
在杨晨身上淋漓尽致体现。
“咱俩快七年没见。。。。一晃眼过去这么些年。”小鱼感慨着走到杨晨面前,很高兴,心情也很复杂,光阴流逝的太快,从前很多东西,似乎来不及抓住就已失去,譬如美好的中学时代。
对小鱼而言,如果不继续深造,意气风发的大学时代,也即将过去,因为他已大四,他看到了杨晨身后的纳兰彤彤,杨晨也看到他身后一个温婉如水的高挑女孩,心想曾经跟女孩说话都脸红的小鱼,出手就不凡。
以前小鱼一直为李楠傍上朱三儿子耿耿于怀,替杨晨愤怒,此时此刻见了纳兰彤彤,释然了。
走到哪都是焦点人物的杨晨什么时候缺好女孩。
“走,快中午了,咱们先吃饭。”小鱼拉着杨晨,要尽地主之谊,哪想杨晨路过一家名为松林包子铺的小店,非进去尝尝,小鱼无奈,只好在这儿凑乎吃午饭,小鱼的女友,暗暗笑了。
倒不是嘲笑。
她笑自己看人不准,起初觉得杨晨纳兰彤彤这对很引人注目的金童玉女非富即贵,现在看来应该属于平平凡凡的人。
第二百四十章 老同学(下)
不大的包子铺。
一张餐桌,四人两两相对。
包子、粥上桌,忙着买饭的小鱼坐下来,问杨晨“杨子,你这些年都干嘛了?现在做什么呢?”
“当了五年兵,去年退伍回来,上了宁大,现在我也是大学生一枚。”杨晨洒脱笑道,丝毫不在意周围人的眼神。
宁大。
宁西大学。
内地排入前十五的重点高校。
在北大这些学霸眼中,稀松平常。
小鱼女友流露一抹温和的笑,问纳兰彤彤包子行吗,纳兰彤彤点头说好吃,这丫头玩低调的道行一点不比她男人差。
“小鱼,你快毕业了,准备干嘛?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都是精英,国内国外都混的开,我倒是挺期待你做出一番事业。”杨晨边吃包子边看着小鱼说话,真心希望曾经与他一样背负草根烙印的小鱼出人头地。
“小鱼,也算有一番事业,他可是我们学校的风云人物,大二时召集几个同学,玩私募,现在掌控近十亿资本,今年又有不少同学校友支持,他成立了华夏私募基金联盟,加入这个联盟的,不纯粹是玩私募的,还有在光华就读的十数位企业家,假以时日,可能发展成为聚集众多精英人士的财经俱乐部。”小鱼女友怕性子低调的男友不好意思显摆成就,索性帮着和盘托出。
私募基金。
学经济的杨晨懂这玩意,所谓掌控十亿资本,不等于十个亿是你兜里的钱,但能吸引如此庞大资本进入,小鱼这私募玩的挺成功,不禁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