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第1/4 页)
户所得知。就这样,从围城的第三天开始,就有害怕朝廷追究的军户偷偷的跑回家,然后拖家带口的逃奔复兴会的农场的。
随后的几天里,除了少数头脑不太灵光,觉得造反事件是“法不责众”的军户跑回家希图蒙混过关之外,前后将近四千个军户拖家带口的领着家人投奔了荆门。
复兴会荆门工作组对于突然而来的人口也有几分措手不及,但是因为有着充分的组织流民的经验,这几千人很快就被工作组打散分队,然后工作组就开始将新补充的人力投入了农场建设工作。
等到两个营的复兴军在承天府善后工作组的领导下到达承天府外的时候,围困府城的军户只剩下不到三千人了。
实际上当队列整齐的复兴军出现在这些军户的视野也之后,剩下的这三千多个还在苦苦坚持着的军户们也一哄而散了。
站在承天府城墙上的士绅家丁和府衙组织出来的衙役民壮看到这个情景,一方面开始大声的高呼起来,不少人甚至哭了起来。另一方面立即有人把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城内的官员士绅。闻讯赶到城墙上的承天府知府终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要知道,十天的乱兵围城严重的刺激着这个看起来刚毅木讷的文官。实际上有好几次他都准备在府衙里自尽了。
从乱兵围城的第一天开始,他的手边就一直准备着一碗毒药。府衙后院住着他的亲眷的屋子也是紧关着,外面堆满了已经浇满了菜油的柴火。这位准备为大明尽忠以求体面的文官大人,原本是准备等到乱兵进城之后,就点燃这些柴火烧死自己的亲眷最后服毒自尽的。
按照大明朝的体例,外地客兵是不能进城的。特别是承天府这样有着特殊意味的城池更是如此。明朝统治者自己也知道封建军队烧杀抢掠的德性,所以各地文官对于这一惯例都执行的比较彻底。
其实就是当地文官有让军队入城的意愿,身家性命都在城内的那些地主士绅们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等到从城墙的吊篮下下来跑到复兴军这里联系的府衙衙役把禁止部队入城的命令传达到之后,承天府善后工作组立即对部队下达了进攻命令。
也不知道我们要说承天府的这位知府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反正在注重火力覆盖的复兴军的第一轮炮击中,这位站在城头上的知府就被复兴军填装了烈性乍药的炮弹炸了个灰飞烟灭。
说他运气好,是因为他的死亡让他逃过了之后被捕送入集中营劳动的下场,说他运气不好,是因为他在刚刚放下了巨大心理压力,喜悦的心情还没有发散干净的情况下就被打死了。
更主要的是,在复兴军入城的过程中,该知府没有搞清楚状况以为乱兵进城了的心腹家人稀里糊涂的点燃了后院的柴火。承天府知府的家眷,无论是男女老少都被这个忠心耿耿的老家人活活烧死了。
。。。
第276章 魏忠贤的疑惑2
要管理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国家,又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学技术极端落后的情况下,这样的工作真的是极度的辛苦的。【阅】;。
当然了,如果是在国家的上升期承担中国的掌舵人这样的工作的话,因为官员们整体比较向上,所以在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比较高明的助理班子的帮助下,这个工作虽然繁重但还不至于让人感到绝望。
很明显,魏忠贤没有赶上那样的好时候,大明朝的担子被天启皇帝压到他身上的时候,基本上就处于一种江河日下的状况了。天启皇帝亲政之初,为了酬赏东林党人为他上位做出的努力,天启帝还是很把一些关键性的岗位和重要的工作都交给了他们做的。
一个能够把木工活干的很好的人,绝对得是个耳清目明头脑灵活的人。天启皇帝痴迷木匠不假,可是他也绝对在两百多年的大明朝的十几个皇帝里,算是个比较聪明的家伙。
亲政不到一年,他就非常敏感的发现了东林党文官集团绝不是他们标榜的是那种为国为民的忠义人物。他们的一切举动,他们各种各样的作秀,他们各种各样的政治举措和制定的政策,都是围绕着士绅集团的利益进行的。
天启皇帝或许不知道什么叫做零和博弈。可是天启皇帝出于一个封建帝王的本能,虽然很年轻,却很能理解他的祖先嘉靖皇帝和万历皇帝两个杰出人物的治国之道。对他来说,治理国家无非需要两个东西,一个是钱,一个是兵。而这两者之间,钱比兵更重要。毕竟,对于他这个帝王来说,有了钱就会有足够的兵。
在天启皇帝看来,天下的钱就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