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第1/4 页)
死就是枪毙了。
这些原本应该是衙门做的事情,复兴党的这帮“贼寇”反倒做的那叫一个顺手。现如今复兴党的人更直接的就在栖霞县城里做起生意来了。这让栖霞县里的中等布商周立涛怎么想都想不明白。
“出入不禁,免了城门税,还把街面都肃清了。这复兴党可有点不像反贼,倒是像要坐天下的样子。这么看,复兴党说把登州府和莱州府都占了的话,倒是有几分可信。王掌柜,你看到复兴党的那个铺子里买东西的人多不多?”
周立涛是个讲究在商言商的人。复兴党免掉了城门税又放开了交通,明摆着这复兴党的人是准备在栖霞县城里常驻。国家大事,周立涛这样的中等商人是不关心的。倒是复兴党的人做生意和自己的买卖产生了竞争,这事情周立涛不能不上心了。
“说起来也奇怪。这复兴党的买卖和咱们的买卖还不一样。一般人想在复兴党的铺子里买东西还不行。他们铺子里不收普通的铜钱和银子。想要在供销社里买东西,得到复兴党的那个银行里面用银子和铜钱换成复兴党的银子和铜钱。我昨天派小二子拿了一两银子到复兴党的银行里试了一下。果然用一两银子换了一个复兴党的银元。就是这个,掌柜的你瞅瞅。”
王福生一边说着话一边递给周立涛一枚复兴党发行的银元。
掂了掂手头的银元,周立涛很坚定的对王福生说道:
“这银元肯定没有一两重,最多也就七钱上下。看成色,就是这七钱里面,也不见得都是银子。”
做了半辈子生意,无论周立涛还是王福生都是鉴别银子成色的高手。虽然复兴党的银元制作精美,可是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时代里,相比较货币的精美程度,他们更关注银子的纯度和重量。
王福生听了周立涛的话之后点了点头说道:
“东家说的没错,我用银秤专门量过了,这一枚银元刚好是七钱二分的重量。”
周立涛手里来回摆弄着银元,皱着眉头对王福生说道:
“这事情说起来可真够古怪的。你说这复兴党的人明明都占了栖霞县城了,他们就是真的直接抢咱们的银子,咱们难道还敢不给不成?他们不抢不夺的,反倒在银子上耍这样的小聪明。难道复兴党的头领是个商家不成?”
王福生对此也蛮奇怪的,可是更奇怪的事情他已经见过了。他对周立涛说道:
“东家这么想倒也说得通。可是我自己出去和人打听了,在复兴党的铺子里,这一个银元,还真就能买到一两银子的东西。刘家河镇的那个布商,老爷知道吧。他就用那一个银元在复兴党的铺子里买到三十匹布。那老东西贼着呢。我请他喝了茶他才和我说,复兴党的布质量相当不错,分量也足,用复兴党的钱买复兴党的布,比在别的铺子拿银子买布,一匹就能便宜四五十个铜钱。”
“什么?这么说,那老家伙在复兴党那里拿到的布岂不是比咱们从登州进的货还要便宜二十多个铜钱”
所谓商人本色,一听到有人占了便宜挣了钱,周立涛立即就不淡定了。他也不再琢磨复兴党是不是在耍什么小聪明搞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了。他立即对王福生说道:
“复兴党的布卖的这么便宜,那铺子的买卖怎么样?老百姓到他们的银行里换钱买东西的多不多?”
王福生摇了摇头,回答周立涛道:
“老爷想多了。咱们这样的买卖家都怕这复兴党是匪人,普通的百姓就更怕复兴党的人了。前几天东家是没看见。好家伙,整个栖霞县城里,凡是有点名声的混混都被复兴党的大兵拿火铳给打死了。一百多人,哪怕就是个小偷小摸的罪名,也直接就是给打死。尸首在东街口那块摆了整整一天。也就是这几天才有人敢上街。前两天的时候,要不是家里实在没粮了的,谁也不敢在大街上露面。”
“这么说,难道一个人去复兴党的铺子里买东西的都没有吗?除了刘家河的那个老家伙就没人去复兴党的铺子不成?”
王福生闻言又摇了摇头。他说道:
“这倒不是。去复兴党铺子里买东西的人倒不少,可是那帮人都是些本县的力巴。复兴党花钱在咱们县城里雇了不少人修路的。工钱都是按天结的。每天给发的是复兴党的钢板。那帮力巴拿了工钱,立即就到复兴党的铺子里买粮食买东西。倒是别的人,没到复兴党那里干活的,一般还是到咱们这样的老店里来买东西。”
周立波听了王福生的话,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他才咬了咬牙,对王福生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