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1/4 页)
与胡应湘联合推出的“西部海港———大屿山战略发展计划”,催生了中英两国政府的新机场建设规划,这一切都是大手笔。
野心不败,创新不断
吉姆斯·林恩从小天资聪颖,但生活异常贫困。他心里很不服气,决心独闯天下,开创自己的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参加了美国海军,当一名电机技术员。1946年退役之后,他认为该是自己创业的时候了。
为了筹措资金,他把房子都卖了,加上服役时积蓄的钱,勉强凑足3000美元,成立了一家小公司———林恩电气行。主要的财产只有一辆小卡车、一间租来的办公室以及吉姆斯·林恩本人的智谋。
战后,美国的建筑业繁荣,办公大楼和工业方面的建筑更是方兴未艾。于是,林恩急急忙忙地参与其中,抢到了几桩合同。这样,林恩的生意渐渐兴隆起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林恩电气行的年营业额已超过100万美元了。
经过一番考虑,林恩决定将自己的电气行改造成公众公司,这样至少在开始就能减轻税赋的负担,而且比起个人纳税来,有更多的合法逃税的机会。尤为重要的是,股份公司更容易扩张,也更能满足林恩的野心和欲望。
不久,林恩电气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并获准发行80万股普通股票,其中林恩拥有50%的股权,其余的40万股以每股2。5元的价格公开上市。
一个小小的电气工程行竟能公开发行股票!这的确是前所未闻的事情。得克萨斯州的证券经纪商和投资银行家都觉得十分可笑,他们没有一个人愿意为林恩代理发行股票。
于是,林恩决定自己办。他找来一些朋友帮他推销股票。而此时的当地金融界正瞪大眼珠准备看笑话。
他们一伙人用电话推销和挨家挨户推销的方式展开了推销工作。就这样,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把上市的股票全都推销完了。扣去各种费用,林恩公司实收资本75万美元。
在股市中尝到利用别人的钱赚钱的甜头后,吉姆斯·林恩决定利用股市捞到更多的资金,创立一个庞大的企业王国。
首先,他用现金购买了另一家电气工程公司,从而使林恩公司扩充了一倍,而公司的股票售价在证券市场上也立即扶摇直上。
如此一来,使得林恩在购买其他公司时,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可以不必立即用现金兑现了。公司股票在证券市场上日渐建立起稳定的声誉,价值日益看涨。因此已可以把它当作现金来使用了,而不必动用自己和公司的现金。
随后,林恩又买下一家电子公司,并更名为林恩电子公司。这样,公司的股票上涨得更高。紧接着他又用相同的方式,收买了阿提克电子公司和迪姆柯电子公司,而将他的公司更名为林恩·阿提克电子公司和林恩·迪姆柯电子公司。
从此,林恩已不再被人看作是一个小生意人。他的新崛起的公司,营业额已达1500万美元。
有了雄厚的资金作后盾,林恩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他把下一个收购目标瞄准休斯·福特股份有限公司———美国重要的飞机和导弹制造厂。
然而,这是一个强大而顽固的对手,所以这桩交易做得并不顺利。于是,他采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从证券市场公开收购,另一方面和现有股东私下议价成交,迅速取得近40%的股权,成为休斯·福特公司最大的股东。
1961年,林恩把该公司改名为林恩·迪姆柯·福特公司,也就是著名的LTV公司。
就在这个时候,华尔街开始使用“集团企业”这个名词。这个词的意思是指一家公司以吞并其他不同行业的公司的方式,使自己壮大成长。这类公司的股票也成为20世纪60年代最红的一种,LTV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至此,吉姆斯·林恩已是一个全国知名的风云人物。然而,他并不想就此罢休,在他那诡计多端的头脑里,又在酝酿着新的利用别人的钱大获其利的宏伟计划了。
不断加压才能长足发展
曾有外国记者这样评价王永庆:“他的行事手段近乎残忍,秘诀是对工作细节和工作时间毫不留情地苛求,他手下管理人员若换成西方人,恐怕早给他折磨死了。”
可以说,台塑公司王永庆取得的成功,全赖于其成功的管理,而在管理手段方面,压力管理是台塑最为突出的经验。
在王永庆的观念中,压力管理并不仅仅是管理层对下属施加压力进行管理,而是本身就要有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