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联盟,但也为联盟的破裂埋下了伏笔。
东吴的橄榄枝
鲁肃和诸葛亮,都曾向自己的主子提出“孙刘联盟”的建议。但在具体操作中,鲁肃要表现得更加务实而主动些。
刘表病死,刘琮投降曹操后,刘备无法抵御曹操几十万大军的进攻,不得不南下奔命,几如惊弓之鸟。从逃跑开始,一直到相遇鲁肃之前,诸葛亮都没有提议向孙权求救。想必当时军情紧迫,所有的事情都不如逃命重要。所以,诸葛亮对“孙刘联盟”的无暇顾及也是可以理解的。
鲁肃的表现与诸葛亮截然不同。刘表一死,鲁肃马上向孙权进言:“请让我奉命吊唁刘表,会见刘表的两个儿子,并说服刘备,使他安抚刘表之众,同心一意,共同对付曹操,刘备一定会狂喜而从命。”
(《三国志。鲁肃传》:刘表死。肃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今表新亡,二子素不辑睦,军中诸将,各有彼此。加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如有离违,宜别图之,以济大事。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并慰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备必喜而从命。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
孙权采纳了鲁肃的建议,并派鲁肃即刻出发,奔赴荆州。鲁肃到夏口时,听说曹操已向荆州进发,于是他便星夜兼程。但当他赶到南郡时,刘琮已经投降了曹操,而刘备则仓惶奔逃,还想向南渡江。鲁肃当即迎上去,在当阳长坂与刘备相遇。鲁肃讲明了孙权的意思,陈述了江东强固的防守情况,并劝刘备与孙权并力抗曹。刘备听后十分欢愉。
(《三国志。鲁肃传》:权即遣肃行。到夏口,闻曹公已向荆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表子琮已降曹公,备惶遽奔走,欲南渡江。肃径迎之,到当阳长阪,与备会,宣腾权旨,及陈江东强固,劝备与权并力。备甚欢悦。)
赴盟江东
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陈寿夸大了诸葛亮在“孙刘联盟”中的作用,使人误以为:诸葛亮主动请缨赴江东说服孙权,而且当时鲁肃并不在场。
按照陈寿的表述:“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势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 由此,陈寿便把孙刘联盟的最大功劳给了诸葛亮,还说这是诸葛亮所建的“奇策”。
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奇策,而是被逼无奈后的必然选择。身后有曹操大军追赶,恰好遇到孙权派鲁肃伸来橄榄枝,这样的救命稻草又有谁能放弃?
对于诸葛亮赴江东的历史背景,最合理的解释是:先是鲁肃奉孙权之命,前来表达联手意愿,然后才有了“诸葛亮请缨赴江东”。
鲁肃奉孙权之命拜会刘备,并不代表孙刘联盟的正式达成。无论从礼节或规程上讲,刘备都应该派代表去回访孙权,所以鲁肃劝说刘备:“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使自结于东,崇连和之好,共济世业……”(《三国志注》引《江表传》)。也就是说,让刘备派人与江东结好,也是鲁肃的主意。”
但是到了《三国志。诸葛亮传》那里,诸葛亮赴江东的行为便成了诸葛亮一人的“奇策”。《亮传》曰:“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似乎葛亮赴江东求援与鲁肃没什么关系似的。但深究下去,我们便会发现一些蹊跷:为什么诸葛亮在刘备面前称呼孙权要用“孙将军”而不是直呼孙权其名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鲁肃在场,诸葛亮不得不对孙权采用尊称。只不过记述者有意不提鲁肃,从而使人们忽视了鲁肃的重要作用。
第四篇 孙刘联盟(2)
那么这个有意不提鲁肃的记述者是谁呢?他会是《三国志》作者陈寿吗?但若真是陈寿有意误导后人的话,他应该连同《吴书》一起修改了才是,毕竟《吴书》对鲁肃之于孙刘联盟的贡献有着详尽的介绍。陈寿保留了《吴书》对鲁肃的功劳认定,说明陈寿并非想抹杀鲁肃的功劳。至于陈寿在《诸葛亮传》中的记述偏差,只能是由于他自己的历史误读而造成的。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陈寿并没有好好地阅读《吴书》,所以才造成了《亮传》和《吴书》的矛盾之处。
在误导陈寿的那些错误的史料中,“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应该是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