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作者:吴学华
¤╭⌒╮ ╭⌒╮欢迎光临
╱◥██◣ ╭╭ ⌒
︱田︱田田| ╰……
╬╬╬╬╬╬╬╬╬╬╬╬╬╬╬版 权 归 原 作 者
。。
序
1941年深秋,巍巍太行山。
抗日战争如火如荼。
日军第36师团及独立第4混成旅团,对八路军太行军区黎城、涉县、武乡、辽县地区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妄图捕歼八路军总部及第129师机关,摧毁八路军水腰兵工厂设施。太行区军民对日军扫荡早有准备,将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加强了游击纵队的人员编制,并组成了县、区、村三级游击队,分为县大队,区中队和村小队,实施空室清野。日军扫荡开始即遭到八路军游击纵队麻雀战和地雷战的打击。
崇山峻岭中的晋东南某山村。
一队扫荡的日伪军冲进了这个村子,却发现村子里空无一人,原来村民们早就藏起来了。日伪军抓不到人,便把村子点着了,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站着几个人,他们并不是抗日的游击队,更不是村子里的百姓,而是路过这里的几个远行者。
他们的身上都背着厚重的行囊,由于走了很远的路,显得非常疲惫。他们迫切希望找个地方休息,可是眼下的情形,却不容他们有别的想法。
一个学生问道:“苗教授,我们怎么办?”
被称作苗教授的,是多年来因考古而闻名的北大考古学教授苗君儒。三天前,他和学生从晋城往邯郸方向走,原本是计划走安阳的,听说安阳那边在打仗,于是改走长治,打算从黎城绕过去,当走到这个小乡村时,遇到了这伙正在烧房子的日伪军。
这是他第二次去邯郸。一年前,他在邯郸考古后写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导师林淼申的兴趣,林淼申决定带着几个学生前往邯郸,以论证他的考古结论,谁知这一走就再也没有回去。前一阵子,他收到了一封来自河北的信。
信是林淼申写的,信很短,只说他们在考古回来的路上遭遇了扫荡的日军,几个学生非死即伤,幸得恩人相救,才得以在邯郸城内的有朋客店住下。恩人求林淼申帮忙去看一件东西,说是要去好些天。有朋客店的韩掌柜是个好人,答应帮忙照顾受伤的学生。临走前,林淼申交代,如果他短时间内不回来,就让韩掌柜把信寄出,让苗君儒见信后速到邯郸,把受伤的学生带回去。
信是邯郸城内有朋客店的韩掌柜寄出的,从发信到苗君儒收到信,时间已经过了半年多。苗君儒当即向学校提出,求政府出面帮忙找回林教授和学生。可一个多月过去了,政府那边回复说,时下到处都在打仗,能够收到信就不错了,再说邯郸是失陷区,政府也无能为力。
为今之计,苗君儒只有再带上几个学生,亲自去邯郸找回林教授。
他看了看天色,说道:“不急,等天黑之后再走。”
这一路上,他们经常遇到正在交火的军队,也见过不少被残杀的无辜百姓,已经记不清掩埋了多少具尸体。
天色渐渐暗下来,火光中,他们看到几个日军不知怎么从村头的一个井窖中扯出两个人来,一个是五十岁上下的瘸子,另一个则是十来岁的女孩。
几个日军拉着那女孩往前拖,那个瘸子却死死地拽住不放。一个军曹拔出佩刀,一刀将那瘸子砍为两段。
一个学生惊道:“苗教授!”他回头,却发现原来站在他们身边的苗君儒此时已经不知道去了哪里。
女孩被几个日军拖到一堆玉米秸秆边,强行扒掉裤子,那个军曹狞笑着脱下裤子,正要扑上去施暴,冷不防从玉米秸秆后面钻出一个人来。
两个日军持枪冲上前来,却听那人用日语说道:“混蛋。”
见来人穿着中国人的服装,说的却是日本话,军曹愣了一下,因为他知道有很多扮成中国老百姓的日本特务在国统区替日军收集各种各样的情报,那些日本特务的军阶,随便哪一个都比他高得多。当下他赶紧拉起裤子,客气地说道:“请问阁下有什么指示?”
那个人正是从山坡上下来的苗君儒。他早年在日本留过学,日语自然会说。苗君儒并不搭话,而是走到那个女孩子面前,脱下身上的棉大衣递给她,同时低声说道:“孩子,穿上衣服跟我走。”
这个女孩子显然是吓坏了,身体颤抖着,缩在那里不停地哭泣,眼中露出恐惧的神色。
苗君儒顾不了许多,用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