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遗迹(第1/2 页)
# 守护文明:雨林古城探秘之约 但要求他们不得破坏任何遗迹。这一要求如同一道神圣的禁令,沉甸甸地落在了探险队每一位成员的心头。他们深知,眼前这座隐匿于亚马逊雨林深处的古城遗迹,是历史馈赠给全人类的瑰宝,承载着无数先人的智慧、信仰与生活痕迹,任何一丝一毫的破坏都将是对人类文明传承的亵渎。 探险队队长亚历克斯·汤普森神情严肃地召集队员,再次强调了这一至关重要的原则。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与沧桑。“我们此次前来,是为了揭开这座古城的神秘面纱,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历史真相,而非以破坏者的身份留下遗憾。每一块石头、每一片陶器碎片、每一处雕刻,都可能是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我们必须以最崇敬、最谨慎的态度对待。” 队员们纷纷点头,表示坚决遵守。生物学家艾米丽·布朗说道:“这座古城历经岁月洗礼,在这片雨林中默默沉睡了数百年甚至更久,它已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微妙而脆弱的平衡。我们的任何鲁莽举动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不仅对遗迹本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还可能影响到周边的动植物群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她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自然与历史的敬畏之情,回想起一路上所见到的雨林奇景,那些珍稀的动植物与独特的生态系统,她深知保护遗迹与维护生态是相辅相成的使命。 擅长野外生存技能的杰克·汉密尔顿则从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要避免使用过于粗暴的工具和方法。比如,挖掘时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或锋利的铁镐,而应选用小型的考古铲和毛刷,小心翼翼地逐层挖掘,就像对待一件易碎的艺术品。搭建营地和行走路线也要精心规划,避开遗迹集中的区域,防止无意间的踩踏和碰撞。”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背包里拿出特制的考古工具,向大家展示其柔软的材质和精细的设计,这些工具都是为了在不破坏遗迹的前提下进行勘探而专门准备的。 精通地质学的大卫·李补充道:“古城的建筑结构和地质基础经过长时间的演变,可能已经变得十分脆弱。我们在进入建筑物内部时,要留意脚下的地面和头顶的天花板,避免因过度震动或重压导致坍塌。同时,对于一些与地质构造相关的遗迹,如古老的水道、石笋等,更要谨慎对待,不能随意触碰或改变其形态,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关于古城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演变的重要信息。”他蹲下身子,轻轻触摸着脚下的土地,感受着大地深处传来的历史气息,仿佛在与这座古城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在接下来的探索日子里,探险队始终将这一要求牢记于心,每一个行动都慎之又慎。当他们在古城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一个被淤泥掩埋的神秘洞口时,并没有急于直接挖掘清理,而是先围绕洞口进行了细致的勘查和记录。他们使用专业的探测仪器,对洞口周边的地质结构进行分析,以确定挖掘的最佳方案,避免因盲目挖掘导致洞口坍塌或对洞内可能存在的遗迹造成破坏。 在进入一些建筑内部时,队员们更是如履薄冰。他们沿着墙壁缓缓前行,尽量减少脚步的震动,用微弱的手电筒光线照亮前方的道路,仔细观察着每一个角落和细节。在一间看似是祭祀场所的房间里,墙壁上绘满了精美的壁画,尽管岁月已经使壁画的色彩变得黯淡,但依然能够看出其当年的绚丽与庄重。队员们站在壁画前,屏住呼吸,生怕自己呼出的气息会对壁画造成损害。他们使用高清相机进行拍摄记录,而不是用手触摸或靠近壁画,以确保壁画能够完整地保存下来。 在探索古城的街道和广场时,探险队同样小心翼翼。古老的石板路虽然历经风雨,但依然承载着历史的记忆。队员们避免在石板路上拖拽沉重的装备,而是选择用人力搬运,防止石板被刮花或损坏。对于散落在街道上的陶器碎片和其他文物,他们会先标记好位置,然后用小刷子和镊子轻轻清理周围的杂物,再将文物小心地收集起来,放入专门的防护盒中,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受到二次伤害。 然而,探险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意外情况还是时有发生。有一次,一名队员在穿越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时,不小心被一根藤蔓绊倒,身体向前扑去,正好落在了一块古老的石碑旁边。石碑上刻满了神秘的符号和图案,队员在摔倒的瞬间,惊恐地伸出双手想要稳住身体,却险些碰到石碑。幸好他在最后一刻及时调整了姿势,避免了与石碑的接触。这惊险的一幕让整个探险队都惊出了一身冷汗,队长亚历克斯·汤普森严肃地提醒大家,即使在最不经意的时刻,也不能放松对遗迹保护的警惕。 还有一次,探险队在古城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棺。石棺的盖子紧闭,周围弥漫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