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1/4 页)
秦易之的眼眶微红,抚须而笑:“啊,爹回来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秦亚茹亲自下厨,做了秦易之最喜欢吃的菜,秦小秀去买了一壶上好的黄酒。
看着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秦易之长叹一声:“可惜,当年给小秀酿的女儿红,全都丢了,如今我们小秀出嫁,爹爹可连好酒也不能准备。”
“没事儿,我还留着好些坛,够用的。”
秦亚茹失笑,她嫁给陈文岳的时候,爹爹就送了二十坛女儿红,除了婚礼那一日喝了十坛子,剩下的都藏在家里,她离家之前,把酒取了出来,到底是亲爹,亲娘在她出生那一年酿造好,就等着女儿长大,怎能随便便宜了别人。
虽然,恐怕柔蓝郡主也绝不会愿意喝她的那些女儿红。
父女四人有说不完的话,一整夜,四个人都不曾入眠,彻夜长谈,连秦亚茹都没舍得劝自家爹爹去休息。
一直到天亮,这些年大家的喜怒哀乐,还是没有说完。
愁苦虽多,可好事儿也不少,秦易之在流放的路上,遇到了很多危险,也遇到了很多好人,从他的叙述里,秦亚茹听不出太多的抱怨仇恨,到是能体会到父亲阔达的胸怀。
大约正是如此,秦易之才能努力地活这么多年。
秦易之听了女儿这些年的遭遇,搂着秦亚茹,眉眼间的笑终于淡了些:“是爹不好,识人不明,让你受苦。”
如今陈文岳诬陷岳父之事,虽然还没有最终定案,却也传扬开来,襄阳王府再不承认柔蓝郡主与他的亲事。
只是,早就有传言说陈文岳疯了,开封府传了他去问话,确认他的确是脑子迷糊,整日胡说八道,根本问不出什么,也只能暂时监禁。
听说了陈文岳的下场,秦易之也不免难过:“何苦,何苦,他是个聪明人,从小就会读书,就是不走歪路,早晚有一日一样能出人头地。”
秦亚茹不语,其实,出人头地哪里有那么简单,科举从来不只是看学问,运气和学识兼具的,也不一定能够中举,陈文岳本是个野心极大的男人,他会做出此等事情,一点儿都不奇怪。
“算了,咱们一家团圆,那些不开心的以后再说。”秦易之看看大女儿,又看看小女儿,一脸的笑意,“听说你们都有了人家?高枫高将军的名声,我也听过,到不委屈我们阿蛮。”
秦亚茹哭笑不得:“您还是先问问我们小秀,她到底中意不中意八王府的世子吧,人家来问过好多次,总不能一直拖着。”
这话一出,秦易之立时便扭头,笑问:“小秀?你怎么说?”
小秀咬牙,脸上五颜六色的,闭嘴不言,秦易之失笑:“看样子是愿意,哎,女大不中留。”
第九十六章 嫁妆
和八王爷做亲家,秦易之并没有不愿意的意思。
别看他一本正经的模样,看起来颇具威严,实际上却是真心疼女儿,从来都觉得自家的女儿哪怕嫁给王公贵族,也不会不够资格。
当时就书信一封,送去王府,暗示自己许了这门婚事。
赵子常自是开心的很,八王爷做事也干脆利落,立时便遣了官媒,两家把亲事定下。
秦小秀的年纪还小,赵子常的年岁也不算大,两家本不必太早结亲,最好过两年才考虑这件事,但秦易之有一点儿顾虑,毕竟现在秦家的麻烦事,还未彻底解决,考虑再三,他还是决定明年就让小秀出嫁。
王府那边儿自是没有问题,八王爷巴不得让自己的儿子早一点儿娶新妇进门。
只是,这么一来,秦家准备嫁妆的时间就很紧迫了。
和那些从小就给女儿准备好嫁妆的人家不同,秦家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造家具,打造首饰,还得绣嫁衣,做些零零碎碎的小东西,事情很多。
如果有两年缓冲时间,那还好一些,但现在连一年都不到,这些事情都准备妥当,两年恐怕都要紧张,何况现在。
婚期定下,秦易之才开始发愁。
小秀是嫁进王府,嫁妆不能太薄了,否则也不好看,秦易之干脆把官家赏赐的东西里,所有的绫罗绸缎,瓷器摆件都翻出来,放进闺女的嫁妆里面。
除了这些,总还要陪送一处房产才好。
在开封城,最贵的就是房子,若是哪家的闺秀出嫁的时候没有房产,其它的东西再好,在婆家也总是不够体面。
“要我说。内城的房子咱们买不起,外城还是能买下一座不错的宅院,连带着置办个庄子,买些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