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御之目的,二者不能机械的去看,亦不能孤立的去看。所有这些,就是一般战略运用中的基本原则。
(2 )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我们领袖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早已英明的指出——是防御的,持久的,同时又分为退却、相持、反攻3 个阶段。现在已进到敌我相持阶段了。在6 年抗战过程中,事实证明了这一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此问题在《论持久战》一书中已有详论,这里不多说了。
在敌后坚持抗日游击战争,所执行的战略问题,我认为亦可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略的进攻(这仍属于整个抗日战略的局部进攻);第二阶段是积极的战略防御(同整个抗日的相持阶段);第三阶段是战略反攻阶段(同整个抗日战略的反攻阶段)。现在已经进到第二阶段了。这3 个阶段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与整个抗日战略各阶段也都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
(二)积极的战略防御是什么我们目前在敌后所执行的战略,不是战略进攻阶段,已是执行积极的战略防御阶段。这种战略任务既不同于消极的防御,亦不同于单纯防御,更不是战略退却。它是在防御中,一方面善于拒止敌人,打击与削弱敌人。不仅军事上是这样,就是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也要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去破坏它,瓦解它。另一方面又要善于保存自己力量,加强与积蓄自己的反攻力量(军事上,政治上,物质上,都要如此),转变敌我形势,伺机反攻,消灭敌人。如果只要防御,不要进攻(反攻),或者只要进攻,不要防御,这都是不完全的积极战略防御方针。因为现在采用积极的战略防御,是为着将来待机大举反攻。但在条件未够,时机未熟,为着达到防御目的,亦必须采用部分进攻。二者要能互相联系互相变动的运用。至于如何变动,则是依当时敌我具体情况而来决定的。
我们正在执行积极战略防御的阶段。这一阶段,乃决定今后坚持敌后抗战胜败得失的阶段。能保存过去与现在所得的成就多少,能争取将来反攻的胜利大小,都由于这阶段工作的好坏程度如何而定。为着保证正确执行积极战略防御方针之实现,又必须坚决反对单纯防御的保守主义,同时又要反对盲目进攻的冒险主义。以上这些,就是积极的战略防御的主要内容,也是它的总方针。
(三)为什么现在要执行积极战略防御方针呢因为目前坚持敌后斗争已进到第二阶段——积极的战略防御阶段,在这阶段中,如果不懂得采取积极战略防御方针,就不会适时的转变过去的工作方向,也就不会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群众各方面作战略防御的准备——保卫根据地的准备工作。尤其军事部署,如一旦遇到情况新的变化——被敌人严重进攻的情况,将会惊慌失措,无法应付,这是非常危险的。
可是有些人说:我们在敌后是执行游击战争的任务,游击战争是采取进攻的,不应该采取什么战略防御,以使自己处于被动的不利地位。是的,游击战争一般的采取进攻,但这只是它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游击战争在某种条件下,也有采取防御的必要,如进行游击战争之时,每把游击地区分为主要与次要方面,在次要方面,常是采用迷惑敌人,牵制敌人的战法,这种战法则属于防御的,或者建立地方工作,与整训部队的时候,游击战争的活动,主要的也是防御。再就敌后抗战来说:我们在第一阶段所采取的是战略进攻,如从整个抗日战略意义上来说,还是防御的,因为抗日战略是防御的,这乃属干整个的动作而言,我们在敌后第一阶段所执行的战略进攻,应属于局部的动作,也就是整个战略的一部分。原则上部分的动作要服从整个动作,所以我们在敌后,第一阶段的战略进攻,应当为着完成整个抗日战略的防御任务。这就是对立底统一例子。但这又不能说我们在敌后所有游击战争的动作,都要样样服从于整个的动作,我们现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仍是在统一战略企图之下,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的总方针。
又有些人说:我们最初进到敌后开展游击战时,采取战略进攻方针,不是已经得到很大的胜利吗?假使现在要采取战略防御方针,则从前执行的战略进攻,不是错了吗?
不!我们在第一阶段所执行的战略进攻是对的,因为当时敌人正集中大兵向我正面进攻,敌后空虚,我有进攻的良好时机与胜利的条件。同时我为了停止敌人正面进攻,为了创造敌后抗日根据地,也必须在敌后采取积极进攻,牵制敌人,与打开新的局面,以达到我正面战略防御之目的与完成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任务。因为这样,从前采取战略进攻是完全正确的。不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