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姑苏慕容复神功大成 > 第137章 大燕光明教

第137章 大燕光明教(第1/2 页)

目录
最新武侠修真小说: 废材修仙十年风雨刃含霜守襄樊吴长彦:武学海洋中的孤舟莲花楼之我有房车系统超级医武系统惊城剑雪江湖有酒名为愁逆麟行玄屠星辰重启综武:融合不良帅,横推武帝城世界的映像综武侠之万界观影统一考试长生,苟在驿站,万年后我无敌长生鼎江湖九万里孽世浮图武凰传洪荒:我葫芦藤,开局七葫芦合一

数百年来,明教一直处于秘密结社状态,为了避人耳目,免遭官府的查禁,明教的教名纷繁不一。

福建除部分教坛称“明教”外,其他又称“揭谛斋”,浙江称“摩尼教”,淮南称“二桧子”,江东称“四果”,江西称“金刚禅”等不一而足。

虽然大家都信奉明尊,但各自以自家教坛为正宗,不承认其他教派的法统,这为明教分裂埋下了祸根。

基于这种现状,慕容复当众颁布了第一道教主令,决定改组明教。

“敕令:自即日起,明教统一名号,为‘大燕光明教’,简称‘明教’!霍山为光明右使!”

“五大堂口改为五行旗:青龙堂更名为锐金旗,单安为掌旗使!”

”白虎堂更名为巨木旗,王乞驴为掌旗使!”

“朱雀堂更名为洪水旗,张谢留为掌旗使!”

“玄武堂更名为烈火旗,蓝载为掌旗使!”

“执法堂更名为厚土旗,王冲为掌旗使!”

霍山及五行旗掌旗使各自得令,慕容复又令五行旗按照各自所属,变各种样式的白衣乌帽为五色旗、五色衣甲,明教由杂乱不一,走上正规发展的道路,为将来横扫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慕容复又对霍山道:“从今天起,明教教众也不得一味茹素,人若不食荤腥焉有气力拯救黎庶?”

他走到明尊雕像前面,将那尊泥塑偶像一掌拍为齑粉,坐在教主宝座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朗声道:“生明尊在此,何需再有这样一尊泥偶?从今天起,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明教教众先是被慕容复离经叛道的行为震惊,继而又被他这句霸气的话所感染,不由有一种贤臣得遇良主的感觉,纷纷跪地山呼教主万岁。

至此,圣火坛继任教主仪式就这样在教众山呼声中结束了,慕容复志得意满,不由觉得距离皇帝的至尊之位又近了一步,有了这样的班底,山河可复,大业可成!

单安、王乞驴、张谢留、蓝载、王冲等人都是明教里的骨干精英,之前潜伏在各地军中,秘密传教,伺机发动起义。

他们大多在军中获得了高位,手底的武装力量也都是训练有素的正规军,所以也被朝廷称为“军贼”,由于没有组织度,各自发动起义,很快就陷入失败,带着军队退回了各自的明教分坛。

此时刚好碰上波斯总教来的使者霍山,因此被整合到一起,成了五大堂口,这些人的战斗力,远远不是普通江湖匪类可以相提并论的。

越州总舵书房中,慕容复正在伏案奋笔疾书,李非鱼为他添香研墨。

明教的架子已经搭建起来了,他要做更加深远的谋划了,如何并吞西部明教,如何席卷江南,又如何扯旗造反……不对,如何吊民伐罪,发动起义,他有太多的想法要记录下来。

邓百川站在他的书桌前,看着神采奕奕的慕容复,开口道:“恭喜公子爷执掌明教门庭,如今五行旗麾下各分舵,加起来足有数万人马,有了这些兵马,我们何愁大业不成?”

慕容复笑道:“这算得了什么?还有西部明教,那边信奉明教的信徒更多,等本座统一东西明教,再招兵买马,天下可定,霸业可成!”

他望了望西方,冷声道:“还有那个不知死活的丁老怪,不好好呆在星宿海等死,还敢插手中原事务,找死!”

淮南西路濠州城内,淮南明教总坛中,正端着一碗牛肉汤喝的起劲的教主李思周突然打了个寒噤,背后隐隐有些发毛。

饭桌上还有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和一个大胖子,那老人正是星宿老怪丁春秋,而那胖子则是江南东路明教教主王半两。

王半两出身农民家庭,自幼无父无母,靠沿街乞讨维持生计,全赖明教施以援手,才能长大成人,做了这江东路的明教教主。

面前摆着的这碗牛肉汤,他喝不下去,不仅仅是因为明教教规要求食菜事魔,更多的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对于耕牛的那种独特的感情。

李思周则完全不同,他曾祖父是前朝后周的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因不满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位,起兵光复后周,兵败仰天长叹说道“我有愧于周太祖之恩也”,言毕举家自焚。

全家之中只有他爹这个小孙子,在部下们的拥护下,由淮南东路的扬州城退到淮南西路的濠州城,加盟了淮南明教,依旧过着舒适富足的生活。

他爹爹还为他取名李思周,意为怀念故国大周朝,日后起兵光复山河,只可惜这人,现如今竟然为了一个安抚使的职位

目录
太子您有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