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周天十六卦(第1/2 页)
这其中有一位非常懂得鉴定古物价值的官员,他对被收回的文物特别感兴趣。
因为那些物品异常独特,看起来几乎超脱世俗,激发了他探索背后的秘密的决心。
随着进一步的追查,官员的目光逐渐集中到了那些引导外国寻宝者挖掘宝藏的本地村民。通过一系列的严厉审问,一些事实逐渐清晰起来:所有这些珍贵的宝物都来自一座隐藏的古墓。
要找到这个地方需要穿越峻岭上的隐蔽山洞。里面的情况更是让人心惊:数不清的小石棺整整齐齐地排列开来。
可是,这些原本应当放置宝贵器物的棺木中,现在只剩下空棺与点点斑血,其余的珍宝已被搜刮一空。
这名官员亲临现场,亲眼见证了这令人发指的一幕。
他还观察到每个石棺盖上雕刻有日月星空以及复杂的卦象符号,其古老的程度已经让具体的制造年代无法得知。
怀着对外部力量的敬畏与畏惧,他作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即封闭这座山脉,使所有的秘密都永久埋藏在地下,不再给人带来未知的风险。
岁月如梭,许多年以后,巴蜀地区关于神秘事件的传说又重新浮现出来。这是一个长期以来与其他地方隔绝的地带,那里广泛流传着使用巫术的传统。
受中国古代夏、商、周三朝文化影响较深,这里的人民格外看重对天文、地理脉络和占卜的研究。
流传下来的说法认为,在巫山山脉下长眠的是一位天神,而这里的葬礼习俗更是与众不同。
根据死者的不同身份和社会地位,会选择将他们的不同器官取出,放入小巧的石棺里,然后藏进山洞之中,以求获得神只的青睐。
因为有了这样独特的葬俗,古代的巴蜀产生了许多以棺材命名的地方,
这一切都源于那个古老而深邃的巫术崇拜。
至于那些存放石棺的洞穴,尽管新中国成立后未曾发现实物,但在乌羊王古墓附近的存在,显得尤为自然。
这可能与观山太保这类盗墓贼的行为不无关系。
他们不仅掠走了古墓中的宝藏,还巧妙布局,把地仙村的地图秘密藏于石棺之内,留作谜题与挑战。
江浩天在阅读了这份文献之后,内心豁然开朗。
之前的诸多猜测与怀疑,此刻似皆能找到解答。
关于“生机相通,一头一尾;二万四列,百单一七之言”的线索,正指此处。
从清朝开始,流传下来的古籍在文字数量上渐渐有了变化,不再严格限定为二万四千一百零七字。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点细微差异或许无关紧要,不过是个数字游戏。
因为,《周易》的深层奥义并不仅在于字数的增减,而是蕴含其中深邃的哲学与智慧。
但是,对于那些精通风水秘密技艺的摸金校尉而言,每一个字都可能是揭开宝藏奥秘的关键。
提到摸金校尉,最让人称道的就是他们的两大绝技。
一是以《河图》《洛书》为基础发展出来的寻龙诀,如同指南针一般,在繁杂的地脉中为他们指明方向,引领他们在山脉河流间探索前行;
二是利用《周易》中乾卦的变化规律进行定位,分金定穴,这项技术如同解开古墓暗室的秘密密码,每一个字句都能反映出《周易》原理的精湛与奇妙。
若要深入领会寻龙诀,首先要越过《周易》这道门槛。
对于分金定穴而言,其口决是一种集成了大量信息的复杂密码系统,必须一步步解析才能接近最本质的《周易》原理核心。
特别的是,分金定穴中所使用的方位标志均用《周易》文句为暗码表示,如果将它们绘制成为图表,就会形成八个大卦,八个小方格,排列整齐有序。
同时,这些符号按照五行学说的原则排布,自宋朝以来,风水学更加关注于五行平衡的理念,提出了与五声音阶相对应的说法。
把人的姓氏声音划分到五行之中,旨在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探讨风水选址或搜寻古墓宝藏时,无论何种情况,《周易》总是不可绕过的中心所在。
对于数术家而言,书中的每个文字数量都承载特定的意义。
甚至有人提及,通过解读尚未完成设想的完整《周天十六卦》,可能真的能够洞察天地变迁的本质。
然而,即便如江浩天这样的一行大家,也未曾敢于断言自己完全掌握了关于这十六种阴阳风水秘技与《周易》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