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电影(第1/2 页)
没过多久,各个国家的新城报社站点纷纷开始运营起来,而南亚日报也开始在各个国家发行销售。
这份日报使用的是汉字作为文字载体,并没有将其翻译成发售地国语言。
这也是各国允许该日报进入本国市场的原因之一,因为它的主要目标受众群体是各国的华人社区。
自从这份日报开始发售以来,各地的华人们对新城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入的认识与了解。
这份日报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必读的一份报纸。
更何况,这份日报上还连载着精彩的小说,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这种具有强烈娱乐性的小说犹如一股清新的风,让读者们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同时,通过这份报纸,各种政策得以潜移默化地传播到东南亚各国,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各国的报纸提出的转载请求也得到了批准和许可。
王泽考虑到未来电视剧的观众群体问题,认为小说需要拥有足够多的读者数量才能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于是他决定同意这些转载请求。
在王春完成学业回到新城后,她立刻投入到电视台的组建工作当中。
各种设备也开始从美国购买,摄像一类的设备在新城并没有厂家生产,这一点王泽倒是不担心,毕竟新城的人力必然不可能追求全产业链。
王泽能肯定新城只要抓住材料这一点,新城在未来就绝对不会差,毕竟一切科技进步,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在材料上,而新城因为他超能力带来的优势,就是卡住了全球科技的底层技术。
现在每天编辑部大量产出新章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淘汰,剩下的人对于这种小说写的越来越顺了。
但是现在在报纸上连载的依旧只有三部小说,一部穿越汉朝的历史小说,两部仙侠小说。
这三部也会是第一批拍摄成电视剧的小说。
王春回来之后,便派人前往了香港。
香港因为吸收了上海电影人,现在的发展在华人圈里面当属第一。
王泽想要拍摄电视剧,自然需要专业人士来帮忙。
这些人可以提供更多的创意和建议,帮助王泽更好地呈现故事。
因此,王泽希望能够邀请到一些知名的导演、编剧和制片人加入他的团队。
新城想要在娱乐产业取得成就,就必须依赖香港地区的人力资源。
因此此次前往香港,也吸引了众多电影人的加入。
新城向他们承诺提供住房、高薪以及丰厚的影片分成待遇,甚至保证每人每年至少能出演一部重要角色的影片。
这样的待遇对于当时的香港来说无疑具有极大吸引力。
尽管香港的电影和电视行业发展蓬勃,但从业者们往往难以获得丰厚回报。
在这里,他们只是打工者,而来到新城后,将成为合作伙伴,享受更多权益。
此外新城由华人统治,相比之下更具自由氛围。
这批优秀人才的加盟,使得电视台的建设进程大大加速。
当从美国购置的摄像机运抵后,莫康时导演便迫不及待地提出要拍摄一部电影。
通过这部电影的制作,可以让新城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迅速进入状态,熟悉整个片子的筹备、拍摄及运营流程。
“莫导,你准备拍摄电影?”得到消息的王泽来到电视台临时入驻的大楼面见莫康时问道。
“族长,我有一个剧本,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叫路边千金。”莫康时起身找出一个本子递给王泽说道。
王泽接过看了看,上面的内容很是简单,就是一个故事大纲。
只是大略看了一下,王泽便放下了这个剧本说道:“这个你先完善一下吧,你想拍摄电影我支持,不过电影剧本我会给你。”
莫康时看了看桌子上他自己写的剧本,有些失望的问道:“族长,剧本已经写好了吗?我能先看看吗?”
“剧本还没写好,我给你大概说一下吧。”王泽思索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继续说道:“这个故事讲述了新加坡的一个濒临破产,老婆离家的落魄小商人,之后如何刻苦耐劳的做好单身父亲,教育孩子,后来到了新城,在新的环境中发奋向上,最后成为一个成功饭店老板的故事。”
王泽说完后,莫康时眼睛都亮了,他觉得这个故事太有趣了!他连忙拿起笔,认真地记录下来。
莫康时一边听,一边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