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部分(第1/4 页)
第二天一大早,伯嚭就求见吴王夫差说明越国要投降的事情。吴王夫差当然非常生气,他们越国这时候想起来投降了?我要是答应了,怎么对得起先王!
这态度早在伯嚭意料之中,他早就有所准备,当即款款道来,何必非要鱼死网破呢?如今我们吴军已经让越国颤抖,越王勾践请求作您的臣子!他越国的府库珍宝都是您的,而越国百姓也将成为您的子民!您这时候赦免了越国,那无疑是向诸侯展示了您作为霸主的胸襟,诸侯都会因此敬畏您。但是如果非要逼得越王勾践狗急跳墙,恐怕我们吴军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吴王夫差沉吟半响,他是真不想接受这个道歉。
可伯嚭说的很对,一旦濒临绝境,谁都说不清楚越王勾践到底能做出什么行动。那三百人自尽的事情已经够吴国人铭记一辈子了。
文种终于见到了吴王夫差,卑躬屈膝,没有别的。
吴王夫差早料到文种会是这样的态度,但是他关心的是越王勾践。
勾践,才是夫差真正的敌人。
可是这个敌人忽然说要投降自己了,还要做自己的臣子?真正的投降?
夫差忽然打断文种的话,问他,既然勾践说要做寡人的臣子,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要跟随寡人到吴国?
这话问的突兀,但是文种却回答的鉴定,既然作了臣子,自然是要跟随您回吴国的。
伯嚭从旁帮腔,勾践夫妇都跟随您进入我们吴国了,这还不算征服吗?
夫差觉得这点能做到,那就是真正的臣服了,何必非要鱼死网破?夫差同意了越国的请成。
消息很快传到了伍子胥耳中,伍子胥怒了。
费了这么大功夫,牺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就这么放过越国了?眼看我们胜利在望的时候?
震怒中的伍子胥直接冲入吴王夫差的中军大帐,质问吴王夫差,您还真同意越王勾践请成了?
这一嗓子,吓得文种悄悄的站到了伯嚭后面。
有能力已经很可怕了,但是更可怕的是有能力,还说真话。
这事儿要悬。
伍子胥根本不理会旁边的人,直接将必须灭掉越国的理由大声陈述一遍。越国和吴国地理位置太接近了,所以在两国发展过程中,一定有一个兼并的过程,这是不可避免的。您说秦国啊,晋国啊,离着我们吴国那么远,就算是打下来也不可能隔山迈岭的去控制,但是越国不一样。一旦拥有越国,那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要放过了越国,人家将来能放过我们吗?
不可能!
这就是你死我活的关系!
那您还犹豫什么?
何必多此一举,给自己将来埋一个伏笔呢?
难道您忘记了先王是怎么去世的吗?
您不是心心念念要为先王报仇雪恨吗?
夫差忽然觉得没话说了。
能直接说自己觉得越王投降了自己就已经觉得胜利了吗?
恐怕伍子胥得当场脑溢血。
夫差用眼睛看了看伯嚭。
要说和夫差心有灵犀,还得说是伯嚭。伯嚭义正词严的反驳了伍子胥的观点,什么我们和越国就水火不容了?那按照你这么说,我们和越国都是水路边的,所以水火不容,那么秦国、晋国等中原诸侯,他们都是陆路诸侯,岂不是更应该水火不容?怎么没看见他们互相兼并呢?
这纯属偷换概念,伍子胥的意思不是说水路和陆路的区别,而是说根据自然条件和地缘政治,吴国和越国处于相对狭小的范围之内,所以想要继续发展,两者之间肯定会产生兼并。此时吴国放过了越国,将来越国一定不会放过吴国的。
而且中原诸侯之间互相兼并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只不过目前尚未出现一个最有能力的选手,将所有诸侯一网打尽罢了。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无论水上陆上,都难逃兼并命运。
人最大的局限,就是将眼前的一切看做永远不会改变的,而改变却是一点一滴的在发生。所以等到改天换日的时候,才会恍然大悟,这样也行?
是的,只有永远牢记改变时刻在发生,不断探索前行的人,才是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人。
伯嚭这么弯弯绕,倒也将伍子胥说的哑口无言。
紧跟着伯嚭反驳伍子胥,你说我们和越国仇恨深,那我们和楚国仇恨岂不是更深?起码现在越王勾践已经臣服了我们吴国,而楚国那还是没影的事儿呢!那您要是按照仇恨来说,我们应该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