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胜局以定,收复明土(第1/2 页)
说罢,张献忠立刻走到桌前,提笔蘸墨,迅速写下回电:“龚济民,本帅得知你攻克广西、云南,甚为欣喜!
你虽历经艰难,但能成就此等功绩,本帅甚是欣慰,何谈见谅?
你速将当地军政事务安排妥当,精选贤能之士协助治理,安抚民心,整肃军队,谨防敌军残余势力反扑及其他势力觊觎。
同时,统计此次战役之伤亡与缴获,详细上报。
待本帅处理完顺天府之事,再论功行赏,与你共商大业之拓展!”
写完后,张献忠将回电交给传令兵,嘱咐道:“立刻发回给龚济民!”
传令兵领命而去,张献忠则转身对徐以显说道:“先生,如今我军势力又得拓展,这西南之地资源丰富、地势险要,乃我军发展之重要根基。
我们当善加利用,进一步扩充军备,招募贤才,以为后续与清军长期对抗乃至逐鹿天下奠定坚实基础。”
徐以显点头称是:“大帅所言极是。不过,这新得之地,人心初定,还需采取怀柔之策,恩威并施,方能使其真正为我所用,成为我军坚实之后盾。”
张献忠微微点头,目光深邃地望向远方:“传令下去,让全军将士知晓此捷报,提振士气!
同时,加强各防区戒备,清军见我军势力扩张,必不会善罢甘休,我们需时刻准备应对挑战!”
“遵命,大帅!”
众将领齐声应和,营帐中弥漫着一股振奋而又紧张的气息,一场新的布局与较量,在这历史的旋涡中缓缓拉开帷幕。
张献忠听完龚济民的捷报后,心中正谋划着如何进一步整合新占之地的资源,以充实己方力量。
此时,徐以显上前一步,微微拱手,神色凝重地说道:“大帅,如今形势对我军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
西南军新下广西、云南,虽扩充了地盘,但兵力也有所分散。
而清军主力深陷陕西、山西,依属下之见,我们可令东南军从福建出发入川,集结力量,前后夹击围剿深入陕晋的满清鞑子,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张献忠听闻此言,眼中一亮,快步走到悬挂着的地图前,目光沿着山川河流与各军驻地游走,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徐先生此计甚妙。
传令下去,让东南军即刻准备,挑选经验丰富的水手与精锐将士,轻装上船,多备干粮与淡水,沿海岸线西进,经广州海域,再入川江。
同时,命人密切关注海上气象变化,提前规划好避风港与补给点,务必保证东南军能够顺利抵达四川。”
“遵命,大帅!”传令兵领命而去。
张献忠又转向其他将领,神色威严地说道:“此次行动关乎全局,成败在此一举。
各军务必各司其职,加强戒备,密切关注清军动向。
一旦东南军入川,我们便要迅速展开行动,对清军形成合围之势,让他们插翅难逃!”
“是,大帅!”
众将领齐声应道,声音响彻营帐。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东南军迅速开始行动,按照既定路线,沿着海岸线小心翼翼地前行。
士兵们在船上日夜操练,不敢有丝毫懈怠。
而沿途的各个据点也都提前做好了接应准备,为东南军补充物资、传递消息。
张献忠则在顺天府积极筹备物资,调遣军队,等待着东南军的到来。
东南军的船队在海上缓缓西进,一路小心谨慎地避开了风暴与暗礁,历经艰辛,终于顺利抵达川江。
当第一艘船靠岸时,带队的将领立刻派出快马向张献忠传信,告知大军已安全抵达。
张献忠在顺天府收到消息后,精神大振,当即下令:“全军听令,按照既定计划,向陕晋方向进发!
此次定要让清军知道我军的厉害。”
各路人马迅速行动起来,李定国从娘子关出兵,刘文秀从居庸关南下,与从四川出发的东南军相互呼应,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向深入陕晋的清军步步紧逼。
清军此时也察觉到了危险,被困在陕西、山西的阿济格心急如焚地调兵遣将,试图突破包围圈。
但张献忠的军队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且占据了有利地形,清军的多次突围都以失败告终。
在一场激烈的交锋中,张献忠的军队充分发挥了连发武威枪和火炮的威力。
炮手们精准地调整角度,随着一声声巨响,炮弹在清军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