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草原诸部归顺大唐?(第1/2 页)
没等赵峥这边打上大唐人口的主意,草原铁勒各部的首领在集体来了个会议之后。
决定归顺大唐。
不单单是为大唐藩篱,羁縻自治的那种归顺。
他们愿意成为大唐的百姓,落大唐的户口。
愿意给大唐纳税。
知道此消息的李世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这些草原蛮子最是不服管教。
他们自己之间都是互相侵犯吞并。
丝毫没有任何道义可言。
怎么如今竟是要归属大唐?
李世民看着集体跪在殿里的草原各部首领,忍不住发出疑问道:“你们为何想归顺大唐?朕允许你们羁縻自治,做大唐藩篱不好吗?”
“天可汗开恩,我等再不归顺,恐怕将万劫不复了!”
“!!!”
李世民又惊了,怎么就万劫不复了?
随着草原各部娓娓道来后,李世民这才明白,原来是人心的问题。
不是这些蛮夷的首领就这么愿意归顺。
李世民是懂经济战的。
羊毛贸易的后果他也早就预料到了。
只是这一天是不是来的太早了一些?
面对天可汗的惊讶,这些草原蛮子有苦说不出。
草原最稀缺的永远都是生活物资。
锅碗瓢盆、菜刀等等乱七八糟的就没有他们不缺的。
他们自己没有能力大规模生产,一直都是依靠走私交易。
那个时候日子很苦,所以这些蛮子对赚他们钱的大唐人恨之入骨。
所以每次一有机会劫掠,他们都嗷嗷叫。
现在不一样了。
大燕国什么都敢卖,连兵器都有铺子卖!
而且他们都买的起!
对于普通牧民来说,这不是好事儿吗?
事实上确实也是好事儿。
他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上来了。
开始有更新的追求了。
大燕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饰品、各种小玩意儿突然就在整个草原流行起来了。
本来这些首领也不以为意。
赚到钱就花,这不是很正常吗?
但是大燕国人太坏了。
动不动就说羊毛收够了。
但是收够了怎么能行?
不卖掉羊毛自己就没钱买诸如盐、糖、陈醋这些极好的调味品。
而且自己家里的老婆孩子要穿的新衣服也买不回来了。
这让草原各部落的百姓如何接受?
这就导致他们辛辛苦苦剪下来的羊毛,还得求着大燕收购。
前两年这些头人还觉得,日子确实越过越好了,还觉得燕王也没传说中的那么恐怖。
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他们在经济上被控制了。
他们的牧民只能使用大燕或者大唐的货币结算,用大唐的货币结算时,还需要去所谓的燕国银行把大唐的货币兑换成大燕的货币才能继续买东西。
而大唐互市的商品,远远不如大燕的受欢迎。
大燕如今的工业基础不是大唐能比的,大燕已经可以产出很多初级的工业品,比如搪瓷制品,这个在草原非常受欢迎。
搪瓷制品是可以加热的。
一个大搪瓷缸,是可以当锅用的,可能唯一的缺点是把手太短了,容易烫手。
这种搪瓷制品颜值高,还耐用,很受这些草原蛮子喜爱。
此外诸如火柴、煤气灯、手电筒等等,如今的草原人基本上的生活物资都依赖于唐与燕,甚至依赖大燕更深一些。
大燕的东西便宜又好,很多东西是大唐所不曾有的。
但是这些能做到头人、首领的都不是笨人,大唐的开元通宝本身就是金属,它是值钱的。
但是大燕人货币就是纸啊!
看它发行的规模也能推测出,成本很低。
如果哪一天大燕国不认他们手里的这些货币了,他们岂不是直接破产?
说破产也不对,他们只是钱没有了,牛羊还在。
但是如今因为大燕产品的彻底入侵,草原各个部落的牧民很多基础生活物资的生产手段都荒废了。
连制盐都废了。
至于羊皮袄,虽然还有在制作但是,已经不多了。
大燕有大量的棉衣出售,多养山羊就能一直梳山羊绒出来,这些羊绒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