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推广甘薯1(第1/2 页)
赵良辰从怀中掏出剩下的那个甘薯递给了皇上:“皇上,这是臣进宫之前才烤的,还热着,您尝尝,这是甘薯最简单的吃法了。”
皇上看着赵良辰手中皱皱巴巴,土黄色的甘薯皱紧了眉头,他虽然还没有亲政,在政事上憋屈,但是他日常的生活是没有人敢克扣的,从小都是锦衣玉食,哪一道菜不是色香味俱全,这么丑的食物他还是第一次看见,看起来一点食欲都没有。
他怀疑的问:“这个长的跟土块一样的东西能吃?”
赵良辰知道皇上吃什么都需要太监验毒的,此时大殿中只有他们两个人,就连刘金都在门外守着,没人试毒皇上是不敢吃的。
他掰下一小块甘薯放进了嘴里:“皇上您放心吃。”
随着他掰开那一块,甘薯香甜的香味散了出来,皇上凑近闻了闻似乎挺香的。
他半信半疑的也掰了一小块放进嘴里,一股软糯香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皇上点点头:“味道是不错,你说种这个不需要好田?既然有这么好的食物,老百姓为什么不种?”
赵良辰:“皇上,这甘薯是外邦人带来的,普通老百姓是买不起的,就算是买了一两个尝尝,他们不知道这个植物的习性和产量也不会贸然用自己珍贵的土地去种的。
这个需要朝廷大力的推广,让百姓亲眼看见种植这种作物的好吃,百姓才会争相种植。
澶州遭遇洪水,土地肥力下降,种普通粮食肯定减产,不如种这种新品种试一试,如果连澶州这种经历洪水的土地种植产量都很好的话,那其他地上就更能种了,尤其是苦寒的边疆要是那里的守军能够种植自给自足,就不用朝廷年年花大量的银子拨军粮了,这样国库就能充裕一些。
只有国库有了银子,皇上做什么利国利民的决策才不至于畏手畏脚的,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皇上听完又反复把那些策划看了好几遍,看完他背着手来回的踱步,这些听起来都非常的好,但是他不确定要是他提出了这个计划,百官尤其是四大辅政大臣会不会支持,他现在还不知道背后和他作对的敌人是谁,他怕那个人暗中搞破坏,如果在澶州大力推广种植甘薯,但是却遭到有心人的破坏,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浪费了百姓的土地,最后这个锅还得他背,到时候他想亲政就能难了。
这个节骨眼上他想求稳。
来回走了几圈,他看向赵良辰:“让苏季景私下暗中进行这个事情不行吗?”
赵良辰摇头:“皇上,苏大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又要挑人练兵,又要管民生赈灾,实在是分身乏术,而且没有朝廷的指导和命令,百姓肯定不愿意接受新作物,到时候推广就很难进行下去。
臣知道您在担心什么,您放心,您担心的事情是不会发生的。”
他把苏沁告诉他的理由详细的跟皇上解释了一番:“皇上,您到时候要是不放心的话,可以派一个身份、地位、威望都十分高,您又信任的人去澶州坐镇亲自监督这件事情,这样就算有人会搞破坏也不敢有什么大动作,这样就没有什么影响。”
皇上听完看向赵良辰的目光带上了审视:“这些你都是听谁说的?”
别说他是自己想的,认识了几年,赵良辰是什么秉性他很了解,以他的学识绝对想不出这么好的主意,也说不出这些话的。
赵良辰也没有慌,神色坦然的说:“不敢欺瞒皇上,这些都不是臣想出来的,这些都是臣的老师想出来的,就连那份策划都是老师写的,臣誊抄的。”
皇上疑惑:“曾老?他懂农事?”
赵良辰:“您还记得臣之前托老师的那位孙女把您赏的布匹给卖的了事情吗?”
皇上:“那件事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
赵良辰解释道:“老师的孙女自从那次就和那些外邦商人有了来往,时常从他们那买些新鲜食物,这甘薯就是她买来做给老师的,老师吃着不错,就去打听,听说城中不少达官贵族家中都有试种,据说不难,产量高,还好种。
有一次他的孙女发愁,说明年澶州的土地受了洪水的影响粮食肯定减产,她成天天忧心她的那些家乡,乡亲们挨饿,老师就想起了这个东西,然后写了这些计划,他知道这件事只有皇上下旨来推广才能达到最快最好的效果,所以托臣给送进宫来了。”
这个说法是在家的时候他们就商量好的,苏沁知道皇上不会信这个主意是赵良辰想的,她又不想皇上注意到自己,于是就把事情推到了曾老的身上,反正曾老作为一位大儒,写这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