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讨厌我就是敌人?
面对不喜欢我们的人,
是人生一大挑战,
却也是一大功课。
丽容家有一对儿女,哥哥一心想要加入篮球队,可是在选拔会上成绩不太优,尽管他很得人疼、师长也破例让他加入,但是却一直得不到队友们的善意眼光,甚至还以拿走他的球鞋、丢掉他的球衣来整他。哥哥偷偷地苦练,没过几个月,球技有很大的进步。在一次比赛中,他以替补球员资格上场比赛,投进了几个制胜球,才得到队友们的尊敬。
才念初二的哥哥得到认同后,回家将这艰辛的奋斗史告诉妈妈,兴高采烈地要求妈妈为他庆祝时,念小学六年级的妹妹在旁冷冷地说:“有什么好高兴的。如果是我,我才不屑参加这种篮球队呢。只要他们讨厌过我,我就不要跟他们在一起。永远不要!”
在家当主妇的丽容说:“听到我们家妹妹这么讲,我心里一惊,她的想法和我小时候一模一样:只要人家讨厌我,我就永远不会把他当朋友。出社会、进入家庭后也是一样,因为这种性格,在人际关系上头,让我从来就没有愉快过。”
她一边为儿子的积极开心,一边又为女儿的偏激烦恼。
妹妹这种“只要你不喜欢我,你就是我的敌人”的念头,在不少女性的性格中都是顽冥不化的一部分。女性有时将太多的心血放在人际关系的内斗里头,有时斗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敌人,而是一个想像中的幻想敌。她只要主观的认为那个人不可爱,或那人不喜欢她、瞧不起她,就会永远把他当成敌人。
女人的性格中容易有两种极端:一是,喜欢他,就宁可委屈自己来讨好他(争取认同与讨好是不一样的,前者要靠创造自己的新形象,后者靠牺牲自己的原貌);二是,发现他讨厌我,我也就彻底地讨厌他。然而“喜欢他”和“他讨厌我”,其实都是出自自己的主观直觉,这种直觉又常常会出错。
从这对兄妹的观点来看,大致也符合:男人比较偏向于“征服敌人”,而女性倾向于“逃避敌人”。可是,人生若久逃而不迎战,总有一天会变成连自己也讨厌的人。
面对不喜欢我们的人,是人生一大挑战,却也是一大功课。
人生不是无菌室,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讨厌者名单”,也都可能踏进别人的“讨厌者名单”行列,我们不必强迫自己与讨厌的人变成好朋友,但一定要学会“不把讨厌我的人当敌人”。
鱼不会长在树上
不少积极享受一夜情的人,
行为开放,但观念其实还是很陈旧。
对于没有上网交友或找性伴的人来说,“网络一夜情泛滥”其实都只是听说。
我当然是听说一族。
最近听朋友说,竹科某公司有五六位工程师,某日在办公室里夸口自己的一夜情经验,每个都说自己认识的女网友热情火辣、身材姣好,其中一位拿出了手机偷拍的照片,众人看了才恍然大悟,哈,原来大家口中花名不同的火热女网友,竟是同一人,诸男士心有未甘——客观上来说,这是大男人的尊严作祟,其实大家都占到了便宜,有什么好不甘心的?只是当“表兄弟”这件事比较尴尬而已。
这群心有不甘的男人上网围剿她,让她无法重施故技,而她哭诉自己和每个人的交往都是真心诚意的,并不知道这些男人在同一办公室上班呀。
从这个案例看来,尽管能够接受一夜情的人行为开放,但观念其实还是很陈旧,他们还是想要在性泛滥的天堂里,找到一个上床很快速但很专情的女人。
当然是缘木求鱼。
有想不开的男人,也有想不开的女人。听说,南投有位少妇,在与丈夫分居后上网找性伴,不小心怀孕后竟还生下一个孩子,向地方法院申请孩子的生父鉴定,法院说要对比DNA。执行人员被她的说法吓坏了,她说性对象近百人,只有一人留下手机号码,她也不知那些人的真姓名,不知道要找谁核对基因才是。
法官也摇头,这是连上帝也帮不上忙的事情。敢上网找性伴,又敢生下孩子,却还想要找到生父——以女人的单纯想法,只要孩子是谁的,就应该叫那人负责,这是她想要确认孩子生父的理由吧——敢做这么“新时代”的事,却抱持这么古老的心态,实在说不通。
这样就好像你买了热门音乐会的门票,却希望听到古典音乐曲目一样。如果你要的只是性,就不可能要求“一拍即合”的他纯洁又专情。
台湾的网络上有好多比《金瓶梅》更劲辣的故事,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