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页)
城的大街上,曹操他们策马狂冲着,现在他们需要立刻出城,他们必须赶在封城前冲出去,否则的话,他们便只有同赴黄泉了! 皇宫森禁之内,袁绍看着还年幼不过三五岁的两个皇子,脸上挂着笑容,在他身边,刘备赫然在侧(不用怀疑,玄德公最厉害的本事就是一个忍字,当年连我们的阿瞒都给他骗了,而且此人在袁绍身边,大家就不会觉得袁绍有多强了吧!)“玄德,你说两个皇子,哪个继承大统比较好!”袁绍突然问道,他之所以留下刘备是因为他需要在皇室中找一个傀儡来堵天下人之口,而这个人必须不能有太高的名望和过深的资历,那么这个凭空而出的所谓大汉中山靖王之后便是最好的人选了,像他这样的皇族,大汉不知有多少,而且他也算是在黄巾之乱有过功劳的人,别人也不能挑出什么毛病来! “两位殿下都可,一切但凭袁公而决!”刘备只是低眉道,对于有着光武之志的他而言,袁绍和曹操都是大汉的乱臣贼子,只是目前没有力量的他只能暂时忍耐了!“哦,是吗!那就他好了!”袁绍随手指了一个皇子道!然后走出了内宫,他现在的心情并不如面上笑得那样,对他来讲,他这个计划因为那该死的天气而出现了预料之外的因素!这个计划完成得并不完美,尤其是他处心积虑逼曹操屠龙那一手,虽然灵帝死了,但是完成得并不好!更该死的是因为曹操的那些话,不得不逼他杀了朝中近三分之一的大臣,简直就是一大败笔,想到这里,袁绍的脸色都青了,他有时侯怀疑是不是老天都在帮曹操,那个该死的大雨,根本就没几个人看清楚是曹操亲自动手杀的灵帝,而他最后将灵帝推向自己的那些士兵时显然是故意把那个死鬼往刀锋上推的!“孟德啊孟德,这一切是不是根本就在你的计算之内啊!”袁绍思量间不禁咬牙道,总之,屠龙这一步他只是成功了一半,因为曹操的缘故,灵帝之死隐隐也跟他挂上了关系,实在是失算!(冰风前面那几章,那么重点写了那个灰暗的雨天,其中还写到了袁绍屠杀大臣,就楞是没一个人看出来,看起来这伏笔埋了根本没用吗!) 整个洛阳都在雨中瑟缩着,皇宫之事有了结果之后,大汉的禁军挨家挨户的查了起来,要抓弑帝的逆贼曹操!但是让袁绍始料未及的是饶是他用最快的速度让人封闭城门,但还是被曹操抢先一步,遁出了洛阳城,现在等待他的将是一个纷乱的局面,那些在宫禁之变时后来站到他那边的那些官员,他并不信任,但是他又不能将他们斩尽杀绝,不然的话也委实太假了,堂堂的大汉朝廷就给一个人赤手空拳杀了皇帝和大半的文武,传出去,就算是傻子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不杀,那么那个该死的天气,和那些挡在百官前面的士兵让一切都变得说不清楚了!到最后,还是要靠实力来解决!(接下来的局势,大家总都能猜得到点了吧!)另附资料解说:东汉末年,为了镇压黄巾起事,朝廷不得不借助地方力量,令各地州牧掌握兵权。也就是说诸侯掌握兵权至少是中平二年,在本书中他们掌握兵权恐怕连3个月都不到,那些士兵和农民兵差距不是太大,所以理论上诸侯联手伐曹操是不可能的,他们手上的军力实在是太次了,而且袁绍也不会那么做,叫一群比乌和之众高那么一点的军队,还要供给粮食,除非他是傻子才会那么做!所以袁少要做的就是收回地方权利,训练属于中央的精练军队来和曹操对抗,他是想以物资来脱垮曹操,而不是说叫一帮垃圾去成就曹操的神话,另外我发现大家很容易用演义中的那种汉朝读书人很忠义的看法来对待此书,那么我要说的是汉朝的读书人还没那么迂腐,那么死脑筋,不要用宋明的儒家学说去看汉末,那个时候大部分真正的硬骨头读书人党锢之祸的时候,已经被宦官杀光了!)
第一第二十七章 攻
曹操他们顺利地逃出了洛阳城和赶来的曹布郭嘉汇合到了一起,看到安然无恙的曹操,郭嘉一直强做镇定的脸色终于松了下来,只要主公无事,这天下大势便依然如他和戏志才所预料的一般,五年之内,天下将按照他们所想的那样进行!十年之内当可平定天下! 一千多人马匆匆地撤向了河北,“奉孝,子孝和子廉他们那里?”出了司隶之后,曹操才想起来问郭嘉。“主公放心,我已经让赵风持书去报知两位将军了,我想等我们到了之后,两位将军应该把人马都召齐了!(前文中有道曹操派曹仁曹洪带八千精锐伏于冀州等各处以防止黄巾流寇窜走天下,后来就没提到过,其实是一直分散潜伏着!)”郭嘉想都不想就答道。关于袁绍为他们设下的局,他和戏志才早就定下了反制之策,绝对要那个家伙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不过他们所定的一切计策都是在曹操能安然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