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1/2 页)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转眼又是一年冬至到。历书上说:“寒气已极,故曰冬至。”在京城中,人们常常把冬至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为一年中的三大节日。按照往日习俗,冬至这天的汴京城内,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百姓都要换上新衣,摆设酒宴,祭祀先祖,互相来往祝贺。此日,汴京城内几乎所有的店铺都不营业。所以,人们往往在冬至前三日就要备好过节的物品,谓之做节。
由于冬至这日元侃要到宫里参加祭天大典,故而便提前两天来到张耆别院陪刘娥做节。
时值中午,元侃吃着刘娥亲手包的馄饨,笑嘻嘻地问:“我只知道冬馄饨,年馎饦,你这馄饨里放上几片馎饦,是个什么寓意?”
刘娥笑着说:“哪有什么寓意,不过是拌的馅儿少了,余下的馄饨皮一起煮了。不至于糟蹋了粮食就是。”
“哈,原来如此,似小娥这般慧巧之人,也有皮儿裹不住陷儿的时候?”
“三哥这么一说,倒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夫妻两个都比较愚笨,这一天呢,丈夫在院子里打墙准备垒个厕所,妻子在厨房和面造饭;眼看日过中午,丈夫问妻子饭做好没有,妻子说:我从早上就开始和面,水多了添面,面多了就添水,总也没有正好的时候,现在一大盆面糊,双手都拔不出来,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丈夫听完妻子的话,怒骂了起来,说:天底下还有你这样的蠢婆娘吗,我如果不是垒厕所忘了留门被困在里面,早出来揍你这个笨婆娘了。”
“哈哈哈”元侃听完,大笑了起来说:“看来这夫妻两个都是混沌蒙昧状态,大约是冬至时节未吃馄饨的缘故。”
“怎么讲?”
“这你还不知道吧,你看这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如今的世间,冬至时节吃了馄饨,才能启蒙开浑,来年就不会混混沌沌了。”
“京师一带过节习俗还真别致,在我们蜀中过冬至,是有吃饺子的习俗,据说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东汉时,张仲景看到家乡乡亲们在冬季里饥寒交迫,长了冻疮,他便让弟子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分给大家吃。人们吃完后浑身暖和,冻疮也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据说如果冬至那天不吃饺子,是要被冻掉耳朵的。”说到这里,刘娥笑了笑说:“奴家自幼穷苦,自是吃不起饺子的,虽然不曾冻掉耳朵,这手上的冻疮倒是年年罹患的。”
元侃笑着问:“你自幼没有饺子吃,难道就有馄饨吃了?”
“当然没有了!”
元侃指了指刘娥的脑袋说:“亏得它没有馄饨吃还如此聪慧,如果吃了馄饨,难道还要成精了不成!”
一番话说得两人都笑了起来。
刘娥慢吞吞地喝着汤汁问:“三哥自从雪中送炭以后,有好多时日不曾来,是有许多要事要打理么?”
元侃故作轻松地说:“朝廷中确有许多要事,自有二哥许王打理呢,我还是那个闲散王爷,能有什么事情打理!”
“这么说,三哥是遇见麻烦了,是不是?”
元侃轻叹了一声说:“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记得当初雪中送炭后,你曾提醒过说要提防别有用心之人,我本想着是你多心了,现在想起来,还真有先见之明。”
“哦?”
原来寿王元侃雪中送炭赈灾后,刚开始几天便赢得朝廷上下赞许之声,可是没过多久,就有御史弹劾寿王夸大灾情,有沽名钓誉之嫌。亏得太宗皇帝亲派官员专程调查,证实寿王所言不虚,总算没有蒙受不白之冤。
刘娥睁大了眼睛问:“是何人弹劾三哥?又是何人据实调研,为三哥说了公道话?”
元侃不以为然地说:“御史台本就负有监察弹劾之责,不止是我,连许王兄也遭遇弹劾了呢!至于负责调查的为首官员,名叫王钦若,此人倒是很有意思!”
“怎么个有意思法?”
“此人五短身材不说,脖颈上还长了颗赘瘤,长得实在是有些率性而为了!”
刘娥也有些忍俊不禁说:“三哥想过没,如果不是这个五短赘瘤之人秉公直言,指不定三哥该怎么被质疑呢!所以说么,人心不古,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有这么严重吗?”
“当然,三哥想想,本来救民赈灾是你做的一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