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部分(第1/4 页)
师徒众神正说得畅快;见护法鹦王巧姬来秉报说:
“菩萨; 因朝廷里‘国本之争’结束;李太后命神宗;敕御用太监张随等人;赍金锦到咱南海普陀山;扩建‘不肯去观音院’为‘宝陀观音寺’;神宗皇帝御赐匾额为‘大明敕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现已到观音院的山门外了;请菩萨示下。”
菩萨道:
“那‘不肯去观音院’不是有主持吗?让他们自己去接待不行吗?干什么咱们老掺和?今后;咱们一般不要去惊动他们;就当这岛上;从来就没有过咱们一样;好不好?”
众神齐道:
“好;仅尊师命!”
韦驮问道:
“菩萨;前日我去北京巡视;听街上人说;是‘刘伯温建的北京城’;还说;‘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这都是怎么办回事?”
(下接第一百五十五回 刘伯温重修北京 沈万山指地掘银) 。。
第一百五十五回 刘伯温重修北京 沈万山指地掘银
第一百五十五回 刘伯温重修北京 沈万山指地掘银
菩萨笑道:
“哈;你怎问得怎如此凑巧?吾正想把此事说与大家听听!但又细想起来;这事并非那么简单!咳;先从远处唐代时说起吧!就是那小龙女与惠岸行者下凡时;武则天当女皇那一朝,那时;现北京城这一带叫做幽州。幽州城有位都督叫张仁愿。有一天深更半夜,张仁愿躺在床上睡不着觉,就静听窗外动静。忽然听到一位僧人高声诵经的声音打城外方向传来,朗朗上韵,铿锵悦耳。第二天,张仁愿问手下人:‘夜里可曾听到有位和尚高声诵经?’手下人都摇头说并没听到。张仁愿心中疑惑,百思不解。第二天半夜时分,他静坐床上,突然又听到那宏亮的诵经声,而且更为动人心弦。第三天早上,张仁愿赶紧派人到城北寻访。手下人果然在城门外的小破庙里,见到一位老态龙钟的僧人端坐在拜垫上,微闭双目在那儿轻声诵经。城外百姓说,这位高僧叫华严禅师,已经端坐在那儿念了好几天经了。差役忙把老僧请到了都督府。张仁愿见了老僧,问他有何祈愿。老僧说:‘愿在幽州城西罗候岭下立寺敬佛。’张仁愿知道华严和尚道法非凡,就答应了他的要求,并给他开立了占地文书。次日,华严和尚来到宝珠峰下,在一座名叫嘉福寺的小破庙里安身。嘉福寺前,是一片水波浩荡的水潭,名叫青龙潭。百姓还说这儿是个海眼,潭底能直通东海。这个青龙潭里又住着一条老龙。华严和尚天天到青龙潭边讲经布道,听众真是人山人海。青龙潭里的老龙每天也是潜游到潭岸边上,恭听华严和尚讲经。天长日久,老龙为佛义所感化,很想面见华严,拜师称徒。老龙就去求教山神,询问他怎样能做到‘人与龙相见’? 山神说:‘你要想法使老和尚发怒,那样一来;咱们这些天龙鬼神就能和他面对面谈话了’。
第二天,当华严和尚坐在青龙潭边向众人讲经时,老龙就在潭里激起几个浪头,那水波漫上岸来,冲倒了华严和尚膝盖前的饭钵。听经的人一见这种情况都吓跑了,华严和尚跟着也是满脸怒色。老龙见时机已到,就借着水势上得岸来,在华严和尚面前,叩头行礼。华严见老龙如此真诚,知道它是良心发现,就讲明自己打算在青龙潭潭基上建一座大庙,请老龙‘让让宅’,搬到别的地方去住。老龙听得连连点头。这天晚上,狂风大作,暴雨倾盆,青龙潭里浊浪滔天。雷光电闪之下,但见那条老龙借着连天的雨脚,腾上云空,昂头扬爪飞走了。到天亮时,风停了,雨住了,昨天还是黑水千丈的青龙潭,这会儿就变成了一块平地。太阳光照耀之下,那平地上还慢慢拱出一对鸱吻(音吃吻);这鸱吻本来就是龙子;华严和尚当下大兴土木,在这块儿平地上建起大雄宝殿,又将两个鸱吻安装在大雄殿的殿脊两端。因此;远近闻名的潭柘寺,就这样建成了。
潭柘寺坐北朝南; 有房九百九十九间半; 建筑有殿、堂、阁、斋、轩、亭、楼、坛等;时至明永乐年代; 燕王朱隶入京;国师刘伯温带人先打前站;因当时山脉绵延,没有道路,他们一行人只好翻山越岭。当到达西山最高处灵山顶上的时候,刘伯温站在峰顶东向而望,见紫气东来,河水左右环绕,那风水是得天独厚。就张弓搭箭,朝东方射去。那落箭的地方叫后门桥;桥下有个石碑,上刻‘北京城’三个字,于是;就将北京城的地点定了下来。”
韦驮问道:
“菩萨;那时后门桥下石碑,怎地会刻有‘北京城’三个字呢?”
“这三个字;乃是刘伯温的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