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镜面王奇怪地问:“为什么?”
盲人们回答说:“因为说大象是一根圆柱的人最多。”
镜面王愣了好久,最后哈哈大笑地说:“你们这些盲人,并没有亲眼看到大象,也不了解大象的全貌,却在这里争论是非,真是可笑。可笑也就罢了,还搞什么民主评议,更是让人哭笑不得。”接着,他转身看着那些诚惶诚恐的学者,说:“尤其让我不可思议的是,你们这些学富五车的学者,那种自作聪明的模样,和那些摸象的盲人又有什么两样呢?”
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你要去找到它。但是,许多人没有去寻找它,他们用自作聪明的方式、用争论的方式、或者用某种政治手腕来证明自己是对的。盲人摸象的故事虽然荒唐,却是现实的写照。
你要看到大象的全貌。大象不是局部的,它是整体的。管理学也不是局部的,它也是整体的。人们普遍认为,管理学起源于19世纪末弗雷德里克?泰勒手中的那只秒表,弗雷德里克?泰勒也因此被称为管理学之父。然而100多年来,从所有的管理学理论和案例中,我们一直都没有看到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学者们研究管理学的方法,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可笑。
事实上,早在2400多年前,孔子的学生曾参在他的著作《大学》中,就已经给出了一个整体的管理学体系,被称为“三纲八目”。“三纲”就是前面我们学过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于“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后来,曾参的学生、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孔伋,也有一部著作流传于世,名曰《中庸》。《中庸》的思想与大学之道一脉相承,所以,大学之道也被称为中庸之道。
。 最好的txt下载网
道德的“格”式化问题(1)
“格物致知”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说,它指的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即:逻辑推理。大约在晚清时期、也就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传入中国不久,当时的中国学者就把科学叫做“格致之学”。但这个说法在13世纪、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500年前,就被明朝的大学者王阳明给否定了。
王阳明曾经像现在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一样“格物”。据说,他“格物”是相当认真的,可是“格”来“格”去,他怎么也找不到出路,竟然“格”得大病一场。后来,王阳明回忆从“格物”到发病、再到痊愈的整个过程,最后恍然大悟。于是,他终于大胆地否定了朱熹的说法,认为“格物致知”不是逻辑推理。他给出了另一种解释,即:“格去物欲,方能致知”。
朱熹是王阳明的前辈,他老人家曾经自作聪明地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四书五经”进行了“格”式化的注解。从那以后,人们看到的孔子学说,其实就是朱熹版本的孔子学说。
我们知道,社会科学是专门研究人的学问。这门科学认为,人是社会的动物。这种说法也对,但它会让我们的目光远离自然,远离老子、庄子、孔子、以及孔子的学生们当年所说的“道”。虽然社会科学也谈到道德,但这种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建立的“格”式化道德并不具有道德本来应该具有的自由、快乐和爱,恰恰相反,它让人感到刻板、莫名其妙和压抑。花儿是不可能按照这种道德来成长的,人也不可能。100多年前,人们之所以颠覆中国传统文化,便是因为朱熹的这种“格”式化道德。
朱熹的“格”式化道德是“存天理,灭人欲”,达尔文主义的“格”式化道德却是“人欲即天理”。一种“格”式化道德打败了另一种“格”式化道德,却让孔子和洋溢着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背了黑锅。
天理即真理也,即“道”也。从表面上看,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观与王阳明的悟道并无不同,其实大有区别。朱熹的哲学是推理出来,王阳明的“道”是感悟出来的。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无法并立,只有革尽人欲,才能复尽天理。在王阳明看来,虽然天理只有通过“格去物欲,方能致知”,但凡是符合天理的人欲无疑都是正当的。
所谓符合天理的人欲,其实是为了满足生命成长的需要。你饿了就吃,渴了就喝,困了就睡,它们是应该被满足的。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所以“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本身就违背了天理。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朱熹的“格”式化道德为什么会弄得天怒人怨。
需要是符合天理的,但欲望不是,“人欲即天理”的理论混淆了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区别。欲望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