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1/4 页)
自从占领永安起,太平天国就开始开科取士,但是,读书人都跑光了,本地百姓又都编入了太平军,几乎就没有平民应试,只好在太平军内部科考,南王冯云山拿了状元。太平军进了南京后,条件好了,洪秀全更要实践当初科举不第时发下的宏愿,“让老子来开科取士”,于是开始大规模的开科。还没有逃离南京城的读书人几乎没有应试的,即使脑有反骨的人心存侥幸,想攀附新朝而得功名富贵,也不敢应试,因为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研究拜上帝教的“经典”,胡乱歌颂洪秀全也怕马屁拍在马脚上,掉了脑袋。
太平天国的科举,大约分“天试”、“东试”、“北试”、“翼试”等,程序上还比较正规。乡试以军帅为考官,继为县试、郡试(类于清朝的县、府试)都是守土官的考试。县试以县监军为考官,郡试以郡总制为考官。乡、县、郡试后为省试,省试后为天试。一有诸王的生日,太平天国就搞科举,但应试者寥寥,于是杨秀清下令读书人不来应试为天国效力的都要砍脑袋,勉强应试的人当中,还是有不少人交白卷,或者写诗讽刺谩骂洪杨,不少人因此被处以极刑。
。 想看书来
天国进士(2)
洪秀全后来也明白了,读书人不太可能认真地阅读拜上帝教的经典来应试,于是他也对科举采取马虎应对的态度。科举东西,搞还是要搞的,有科举才是正统王朝,太平盛世的景象。读这书人来不及从头学习拜上帝教理论也不打紧,随便凑合记点名词,敷衍一首小诗表示下顺从,对天王表示下尊敬就可以了。这样,太平天国的科举日益像一场闹剧,主考官如蒙得恩、陈玉成几乎都是完全不识字的,但是他们乐此不疲,大概这样有一种侮辱科举的快感,取得了对以往不可一世的读书人的优越心态。陈玉成担任过科举总裁以后,每每自称本总裁,而不称本王、本将,可见陈玉成对主持科举很是上瘾。
太平天国内部也有通文化的人,比如卢贤拔,不用卢贤拔主考而用陈玉成,洪秀全的举动很有恶作剧的嫌疑。洪秀全也能写一些还像样,至少文字通顺的诗文,但出的题目却可笑到极点:“不好拜邪神赋”,“诛残妖以安良善策”,“天王东王操心劳力安养世人功德巍巍论”。大概在吸引读书人入仕的愿望破产后,洪秀全开科的目的就只剩下向科举制度报复。
太平天国科举金榜题名的概率很高,只要完卷就能高中。某年湖北一千人应试,中举者达九百人之多。洪秀全还开过女科,让女子参加考试,也没有出什么成绩,唯一值得称道的,是考出了中国第一个女状元傅善祥。傅善祥曾作对联:“独手擎天,重新大明新气象。丹心誓国,扫除外族旧衣冠”,器宇相当不凡。傅善祥又曾代杨秀清笔,“马上得之,马上治之,造亿万年太平天国于弓刀锋镝间,斯诚健者;东面而征,西面而征,救廿一省无罪良民于水火倒悬之会,是曰仁人”。
太平天国应试的试卷中,有不少笑料,如新阳考生孙启■,号吟秋,考中解元,其应试文章最被考官圈点的句子是“恨不得杀尽妖头,上答天王之高厚”(《岁寒文稿》卷三)。湖北状元的文章《真神独一皇上帝》,有如下佳句:“皇矣上帝,神真无二也。夫犹是神也。得其真者,非独一皇上帝上而何。”“诸神皆非真神也。真神独一皇上帝也。”
太平天国最被称道的一首试帖诗如下:“一统天朝界,山河万重新。士民皆欢乐,成颂太平春”。几乎就是首打油诗。
科举虽然没有成就,太平天国在江南招贤却取得不少成绩。洪秀全开招贤馆,亲自手书招贤榜:“江南人才最多,英雄不少。或木匠,或竹匠,或铜铁匠,或吹鼓手,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你若无长,只可出出力的了。”全文俱是白话,境界却远在洪氏那些四六文字之上。笔者认为,洪秀全军政才华都很平庸,唯独用人十分有水平,也很有气度,这篇白话文告,足以与曹操那篇鸡鸣狗盗的《求贤令》媲美。
太平天国招贤远比科举有成效,大概普通的农夫和手工业者比较容易接受拜上帝教,而这些贩夫走卒中倒也有不少真豪杰、大丈夫被科举堵住了进身的门路,于是都到太平天国来了。据沈梓记载,太平天国招贤主要招以下几类人:“通晓天文星象、算学者;习知地理山川形势厄塞者;熟读孙武书,知兵法阵图者;熟悉风士民情利弊者;熟悉古今史事政事得失者;善书记笔札者;民间豪杰能习拳棒武艺骑射者;绿林好汉能弃邪归正者;江湖游士以及方外戏班中人有能飞行走跳者;医士之能内外科者。”(沈梓《避寇日记》)
太平天国任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