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玄幻魔法 > 悟空修改器是什么 > 第128章 五观庄之思

第128章 五观庄之思(第1/3 页)

目录
最新玄幻魔法小说: 斗破修仙,我的斗气宗门诸界神王全洪荒都是穿越者!外来星际世界鸿蒙王邪武镇魂天行者水浒:和八戒寻找三国来客假扮天骄的我,预支修炼成果叶凌:苍穹武诀之星界逆途玄幻:开局重瞳,悟性逆天重生AI,编写的修仙百科成真了凡尘与仙途我才一岁,逆袭系统就上线了?投资万倍返还:我,仙界第一舔你要追白月光,我修仙你后悔什么?圣世之愿香火证道,开局被偷吃贡品!逆世灵霄:诸域神话刚继承宗主之位,签到仙帝修为

五观庄之思

在那西天取经之路圆满结束后,唐僧师徒东归而行,一路风尘仆仆,终来到了神秘的五观庄。庄内依旧仙气袅袅,灵树摇曳,镇元子一袭长袍,仙风道骨,迎接着这历经磨难的取经团队。

众人围坐于庄中庭院,孙悟空那火眼金睛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忽地开口道:“长生不老……三界六道不就毁在这四个字上?”此语一出,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众人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要论这长生不老,从古至今,皆是人们心中那难以磨灭的渴望。在尘世之中,当人拥有了足够的能力,获取了无限的金钱与至高的地位后,那紧接着的念头便是如何永远地拥有这一切。而寿命的长短,无疑成了横亘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遥想古代,诸多帝王为求长生,不惜四处寻仙拜佛,炼丹吃药,费尽心思。到了如今,各界大佬亦是投入巨资,进行着诸如食疗、养生,甚至换血等防衰老的实验。

在这奇幻的西游世界里,即便有轮回的存在,神佛们依旧朝着长生的道路奋力前行。想当年,孙悟空毅然踏上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拜师之旅,其出发点便是为了挣脱那生老病死的循环,寻得长生不老之术。那时的他,已然在花果山实现了猴族意义上的财富与权力自由。美猴王领着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将君臣佐使安排得妥妥当当,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众猴合契同情,不与飞鸟走兽为伍,独自为王,欢乐无比。

然而,孙悟空却并不满足于此。其他猴子们甚是不解,纷纷说道:“我们在这仙山古洞之中,天天欢乐自在。既不受兽王麒麟管辖,也不受禽王凤凰约束,人类的王更是无法拘束我们,如此自由自在,还有何烦恼呢?”可孙悟空却想到了那生死的问题。虽说眼下无人能管束他们,但阎王却能掌控猴子们的生死。一旦身死,这所有的欢乐岂不是都将化为乌有?于是,通臂猿猴提及,佛、仙与神圣三者可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孙悟空拜师之后,面对菩提祖师所教授的各种技艺,他始终只有一句话:“似这般可得长生么?”而菩提祖师的回答却皆是否定,言及长生乃壁里安柱、窑头土坯、水中捞月……总之,那些流派技艺,没有一个能够长久。

但孙悟空拜师的目的便是求那长生不老之法,最终,他的坚持感动了菩提祖师。祖师在其破解了盘中之谜后,传授给了他大品天仙诀。此诀可让孙悟空快速修炼,仅仅三年便能修成神体。可即便如此,孙悟空修炼的这种长生不老法,真能躲过轮回,不生不灭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后来,孙悟空寿终正寝,被勾死人勾到了地府。他怒不可遏,质问阎王:“我老孙修仙了道,与天齐寿,超升三界之外,跳出五行之中,为何着人拘我?”阎王帮他查看生死簿,发现孙悟空的寿命不过三百四十二岁,虽比一般猴子寿命长,但终究未能跳出三界之外。那么,勾了生死簿,就能跳出五行,真正实现长生不老吗?依旧不能。菩提祖师早已跟孙悟空讲过,他虽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但还有三灾利害需要防备。当时孙悟空并不理解,觉得自己已然得道,又修炼成了长生不老术,为何还要提防三灾。菩提祖师解释道,他修炼的大品天仙诀乃是速成之法,所以有缺陷。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那是不是说其他的修炼方法,不是这种速成的,就可以实现长生不老呢?也不行。长寿专家寿星曾对孙悟空说过,镇元子有人参果树,得之甚易,便可与天齐寿。而他们却需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太上老君座下的金银二童子,得知吃唐僧肉就能长生不老后,更是直言不讳,觉得与其辛苦修炼,不如吃唐僧肉来得快捷。

在这西游世界中,众神仙虽已得道,却仍需时不时闭关修炼、炼丹,还期待着王母娘娘过生日,以便能获邀吃到蟠桃以延寿。然而,蟠桃真的只是因为好吃吗?并非如此。吃蟠桃乃是延寿的最快捷途径,而且还不是非常之道,可以延缓三灾降临。虽说最大的蟠桃功效是与天地同寿,但即使如此,也并非永生。因为天地也是有寿命的,每一元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劫,一般神仙根本躲不过去。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时就曾特意提到,玉帝能活这么大岁数,也是不断渡劫得来的。

在凡人看来,神佛能活几千上万年,已然是长生不老了。但对于神仙来讲,这点寿命也是不够用的。所以,就算成了神仙,也需要时刻修炼,不断增加自己的寿命。权势更大一些的神仙,则可以相对轻松一点,不用那么辛

目录
高天神传白露为霜霜华浓+番外血蝴蝶异界女医生三界战争独钓之主:我在华夏长河垂钓传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