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凿冰捕鱼(第1/2 页)
高进等四家军户,包括家眷婆娘们,个个是表情各异,面面相觑,他们虽不敢公然抗议纪春生的命令,但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
“诸位长兄长嫂们,俺晓得大伙心里多有疑惑,甚至不服,但兄弟军命在身,请长兄长嫂们多担待,多支持,因为接下来的凿冰捕鱼,实际是一场计划严谨的军事行动。”石风故意停顿了一下,继续道:
“大伙必须得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自行动或处置,严格按每户每人的任务去完成,咱们奖罚分明,多劳者多得,少劳少得,犯错者严惩不贷。”
石风第一次亮相训话,毫不怯场。
他侃侃而谈,像个后世部队里的政委,在做战前动员,把现代管理概念搬到时下大明朝来了。
这些新词新概念,大伙都是一知半解,但明白大概是啥意思。
石风这番思想动员加训斥,还是有点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把式,抑扬顿挫的讲话气度,一下子镇住了高进等人。
虽然他们个个心存疑惑,但军令如山,不服从可得吃苦头的呵。
“今日,咱们所有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编制精细麻绳,做成捕鱼网斗,修理盛装鱼儿的木板车…”
石风发出了第一个军士长指令,然后他把所有人召集在一起,分成几个小组,有编制麻绳组,制作巨型网斗,修理木板车等等。
一直冷眼旁观的纪春生,没想到石风这个年轻的夜不收,竟然还是个组织指挥者,分工调度做得是有条不紊,很有点将军气派,着实让他暗自吃惊。
麻绳,实际就是植物纤维,一种麻类作物的皮加工制成而成,非常牢固且经久耐磨。
麻线,麻绳,麻鞋等麻制品,是大明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还是军备物质。
北地许多山林有野生的红麻、黄麻和青麻,人们就在荒地上大规模人工种植,市场需求量很大。
在宣府镇一带的,这里主要以红麻,黄麻为主,也有少数更牢实的青麻。
沟儿墩自己也种植不少,有红麻和黄麻。
石风对制作巨型捕鱼网斗要严格的作业要求,首先渔网格线是双股细麻编织而成,不能太粗,网格一律为二寸间宽,他不需要一斤以下的鱼。
渔网支撑面他采用山上野生毛竹,劈开打磨成二寸宽的竹片,每个竹节在牛油灯的火焰烘烤,增加竹片的柔软性和强度。
捕鱼巨型网斗,撑开后呈为圆柱体形状,长约三丈,直径六尺。
网斗口的左右两端,设置二个拉杆,长为二丈多的粗木杆子,明显,石风把它们设计为小型拉网。
除了这样的巨型网斗,石风还做了几个三尺见方的小网斗,做临时备用。
除此之外,石风还准备好了开冰用的斧头,石匠用的长钎子锤子等,还把二辆运石的木板车修理加固,增加四周挡板和盖网,届时用来装鱼。
木板车用墩里仅有的二匹马来牵引,这样速度快又省力。
就这样,全墩人忙碌一天,把所有的凿冰捕鱼工具都准备好了,只待第二天开张。
翌日清晨,天蒙蒙亮,石风他们起身吃了早食,套上马车就整装出发了。
按昨晚协商结果,墩长纪春生,军户秦乙山和另一位军士留在墩里守卫,所有孩子及四个军户女眷也留下,除了烧饭做菜还可以参与烟墩防护。
其余连石风在内的八个壮汉,分别乘二辆马班车出发了。
从沟儿墩到羊桑河约十几里路,室外气温在零下二十七八度左右,还没到严冬最冷时节,那几天是零下四十几度,滴水成冰。
零下二十几度,已是剌骨的冷,人人都把防寒皮袄,皮帽,皮手套,围巾围脖等全副武装,还是冻得够呛,缩成八只鹌鹑。
石风经过在大漠库尔勒族里严冻的考验,他的机体抗寒力不同凡响。
除了寒冷,每个人心思各一,集中起来就是对石风这次捕鱼行动缺乏信心。
昨晚,赵斗、罗通、韩三兵反复询问石风,这主意到底可行否?一旦失言失信,他们不可能在沟儿墩继续待下去了。
石风笑着宽慰他们,“好好睡一觉,明晨准时出发,到时听俺的军令行使。”
这夜,大伙睡得都不算踏实。
话说石风带上八人,分乘二辆马车,一路颠簸来到羊桑河畔。
羊桑河作为洋河和浑河的主要分支,河床深河面宽,依靠燕山山脉和太行山、阴山流域,这里江河纵横,鱼类资源非常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