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对着耶若说:“感谢您记得这么清楚,但是有一句话您还没有回答我,你打算给我什么身份呢?我想要的可能比你能给的要多,您能给吗?”眼中的轻蔑拿捏得刚刚好。
他很有兴趣地说:“你想要的我都能给。”
“是吗,那由我来拟旨吧。希望您能记得自己说过的话。”疯狂之幕一旦拉开,不戏得酣畅淋漓怎么能停下……
清风何处与君归 卷三 绝巢还凤仙泽露 第九十三章 事有因 故人易变6
朱笔轻拾,明黄色诏书再收下铺陈开来,未加思索,落笔写道:炎 二十年,兹有慎清王之妹白氏清风,秀颜端华,谨敏可嘉,特此封为西宫国母,与郭罗氏同掌凤印。
短短几个字是我思索良久这才确定下来的,还记得埝坞殿那三个出水口吗,龙口在上,其下是两个齐头并立的凤口,如此旨意也不算过分吧?
离了御座,我对一旁的耶若示意说写完了,他如梦初醒,只一眼,倒也不说什么,拿去玉玺就往下落。我不禁出声提醒:“您可看清了?”
他淡然道:“看清了啊,真说过,你想要的朕都给你。”
冷眸相对,这样都不能教你震惊吗?一国之母忽然之间出现两位,这在中原史册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吧,娥皇女英之说向来只是传说,有谁能够接受此事呢?先不说拿郭罗氏和国师会怎么样的反对,就连满朝文武,甚至是西弦的百姓也很难承认这件事吧。如此大的惊动,他真有能力可以处理吗?
我想就算他到最后做到了,也会耗去诸多心神吧,这么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就这样简单就答应了?我总是猜不透他到底是怎么样的,对付他的办法最后似乎烦恼的就只有我一个人。他很从容的将圣旨卷起来,出声找来贴身内监,吩咐道:“通知大臣来见朕,记得一个都别漏下。”内监应声退下,诺大的宫殿又只剩下我和他两个人。
我下意识地离他远一些,打量着他的紫宸宫,这是他的书房,平日处理政事便是在这里,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空旷。没有多余的装饰,除了他身后的那一排文墨书籍,和一套雕金龙纹祥云的紫檀制桌椅,剩下的便是一只半人高的紫砂错金九龙香炉,相对于他给我的印象,这实在是泰国简朴。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走到我身边,调笑着说:“没办法,朕是穷人一个,想奢华也没有资本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虽然他是说笑的样子,但我却觉得也许事实比他说的还要艰难,他所要面对的是一个已经被权臣败得支离破碎的朝廷,他要力挽狂澜要复兴西弦,这中间的困难不可想象。
我似乎 又开始同情他了,差点又被他蒙混过去,我收敛了情绪,平静地说:“这是你的事,与我何干。”
背过身的时候听他说:“那倒是,说这些还早,等你成了西宫国母之后也不怕你不替朕着想了。”叹息,他的算盘打的也恁精明了一些,娶老婆还希望娶了个账房专门替他开源节流吗?就知道她没那么容易放过我。
之后沉默了好一阵子,我数度问了我是否该退下,他都说不用,那么大臣来了之后呢?难道我旁听?
我这么说的时候,他似乎很认真的思考了下说:“你垂帘听政就好。”说完对我展开他自认为迷人的微笑。
眼前一阵恍惚,他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我最初认识的耶若,那个曾经对我说“来过一过寻常生活”耶若。只是似乎而已,风烟依旧,故人难再,什么东西已经在无声无息中发生了变化。就连我自己也已经不是原来那个了,现在的我是怎么样的?我似乎想的深了,这个问日很难解答。自己应该是最熟悉自己的人,可是熟悉并不表示能够敏感地描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
摇散了满脑子的混乱,冷眼看他批阅奏折的样子 ,看他低着头,平和的样子和无尘有一刻的相似,果然是兄弟,可是两个人的性格怎么会差那么多呢?果然是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只是一直没发现其实耶若的眉眼更修长一些,因此看起来更加精明狡猾。他的唇也更薄一点,看到这里我觉得脸开始发烫,那日的**在眼前嘈杂重复,那是我最耻辱的一天也最让我难忘,那种未曾经历的感觉就像是一种不能明说的辛密,会在理智的时候有意将它掩埋,却又在失神的时候不断想起。
“怎么,迷上朕了?觉得朕很英俊?”他的声音突然出现,还是那么自恋,我习惯的瞥了他一眼,却看到他专注含笑的眼睛。顿时讪讪的收回视线,暗自告诫自己,千万不要被他迷惑了,这个人很危险,要在战胜他的同时远离他。
如此一番,大臣总算是到来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