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1/4 页)
昌、竺可桢、马一浮、李政道、叶良辅、陈立、孙本忠、程孝刚、梁希、许璇、丁振麟、邵均、虞振镛、祝汝佐、葛敬中、周明 櫋⒊潞桢印⑽飧�瘛⒘菏貥劇⑶�钕!⑼豕�伞⒘醣ι啤⒅芎窀础⑽庹黝�⒙�挝�⑼踺崛省⒑卧雎弧⒙�馗�⑽舛�肌⒗钍俸恪⑼跫疚纭⒉贪罨�⒚舷艹小⒄派苤摇⒗詈婆唷⒎缎骰�⑼醅Q、蔡堡、胡刚复、罗宗洛等。
。 想看书来
浙江大学(3)
功勋校长
林 启:1897年—1900年;
劳乃宣:1901年—1903年;
蒋梦麟:1927年—1930年;
竺可桢:1936年—1949年;
霍士廉:1953年—1958年;
周荣鑫:1958年—1962年;
钱三强:1979年—1982年;
路甬祥:1988年—1995年。
校训
求是创新。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南京大学(1)
综合评估
名气指数:★★★★★
实力指数:★★★★★
发展指数:★★★★★
历史渊源
从三江师范学堂到国立东南大学
南京大学的前身之一是创办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所官办的新式学堂,其创始人是当时在南京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作为清末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力主开办洋务,兴办学堂。他一生中举办了包括军事、外语、矿冶及师范在内的各类学校,三江师范学堂就是他晚年创办的一所学校。
1901年,清政府下令全国各省改书院为学堂,时任两江总督的刘坤一遂邀请东南名儒张謇、缪筱珊、罗振玉等人商议办学事宜,决定先创办师范学堂。不料刘坤一却于9月突然病逝,随后张之洞出任两江总督。张之洞极力赞同刘坤一创办师范学堂的主张,并把实施这一计划的重任交给了时任翰林院编修的缪荃孙。也许是因为清朝两江总督所管辖的江西、安徽、江苏三省自古就有“三江之地”之称的原因,张之洞将学堂定名为三江师范学堂。在获得朝廷批准后,张之洞派缪荃孙率七名教习赴日本实地考察日本的教育制度,并延聘了一批日籍教员来校任教。1903年早春,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原云贵总督魏光焘坐镇南京,由于二人的大力支持,三江师范学堂的筹办工作进展很快。
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开学,它是在南京历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学堂开始时暂时设置在总督府署,同时在北极阁前明代国子监旧址上兴筑校舍。三江师范的学制分为一年最速成科、二年速成科、三年本科和四年高等师范本科。当时的课程设置分中学与西学两部分,中学即中国经史之学,包括伦理、历史、文学、修身等;西学即西方科学技术和自然科学知识,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堂的办学方针完全体现了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认为“人伦道德为各学科之根本,须臾不可离”,而西学只不过是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来弥补中学的不足。据魏光焘之孙、南京大学教授魏荣爵回忆,当时学堂上下皆称张之洞为“先生”,而不称其为“总督”,足见当年师生对这位封疆大吏兼学者的尊重。
1904年,三江师范学堂的学生为学堂名称发生省界纷争,时任两江总督的周馥便将学堂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1906年,李瑞清任两江师范学堂校长,他教导学生要“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他把博物学改造为农学;又设画室和绘画课,开高校美术教育之先河。在他的主持下,学校规模迅速扩大,进而发展成为东南第一学府。1911年武昌起义后,两江师范学堂因战事停办。
从1902年筹建到1912年因战乱停办,学堂历时近10年,培养毕业生约2000人,其中就有著名科学家周仁,国学大师胡小石、陈中凡,国画大师张大千等。
1915年9月,在两江师范学堂基础之上,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成立,与北京高师、武昌高师、广州高师一起,成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四所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师还在国内率先开办了体育专修科,稍后又设立了工艺、农业、商业等专修科。1918年,增设国文讲习所。1919年秋,改国文部为文史地部,理化部为数理化部。次年1月,又合并二部建立文理科,下设国文、英文、哲学、历史、地学、数学、物理和化学等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