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建 校 初 衷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原子能、计算机、半导体、激光、生物技术、航空技术为代表的新兴科学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阶段,而中国当时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都十分薄弱,难以适应国家发展和国际竞争的需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必须有充足的科学人才作为后盾。作为全国学术科研中心的中国科学院虽然拥有众多的高级科学人才,但却缺乏优秀的后备力量,尤其是国内新兴技术学科方面的尖端科技人才。而当时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需要。这样,利用中国科学院的自身优势创办一所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科技人才的新型大学就成为了当务之急。
筹备与诞生
1958年5月,受前苏联依托西伯利亚科学分院建立新西伯利亚大学以培养研究所后备人才的启发,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提出由中国科学院试办一所大学的建议,并很快得到了中共中央的首肯。6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主持召开学校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将学校定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时成立大学筹备委员会,郭沫若为主任委员,黄松龄、竺可桢、杜润生、郁文、严济慈、赵守攻、钱学森、于光远等为委员。会议还决定学校设置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系(后由中国科学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赵忠尧任主任)、技术物理系(后由物理研究所所长施汝为任主任)、化学物理系(后由力学研究所副所长郭永怀任主任)、物理热工程系(后由动力研究室研究员吴仲华任主任)、无线电电子学系(后由电子研究所所长顾德欢任主任)、自动化系(后由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武汝扬任主任)、力学和力学工程系(后由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任主任)、放射化学和辐射化学系(后由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承宗任主任)、地球化学和稀有元素系(后由地质研究所所长侯德封任主任)、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系(后由化学研究所副所长华寿俊任主任)、应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系(后由数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任主任)、生物物理系(后由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贝时璋任主任)、地球物理系(后由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任主任)等13个系。由于当年就要招生,所以筹备委员会又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审定、基础课的教学计划、学校的奋斗目标、培养目标等进行了详细的讨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筹备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决定将本已交给解放军工程兵设计院的原中央党校在玉泉路的二部让给中国科大当校址;中央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得知此事后立即下令已进驻的工程兵设计院搬迁;工程兵设计院院长唐凯少将表示保证在一周内搬迁,绝不耽误中国科大开学;位于学校对面的解放军政治学院滕出两座宿舍楼以满足新生入学的需要;科学院院部和各研究所支援了一大批干部、教室、工人、图书资料和实验设备。为解决招生问题,中央批准中国科大从各省、市当年考生中优先录取1600名新生。
1958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暨开学典礼在解放军政治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任第一任校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聂荣臻在讲话中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成立是“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快 速 发 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创办伊始,就在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探索新的道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立的目的是为了尽快填补国内高校在新兴学科方面的空白,加紧建设一些力量薄弱的专业。当时,全国高校普遍仿照原苏联模式在50年代初进行了一次院系调整。而中国科大在系科专业设置上并没有采用原苏联理工分家的模式,而是实行理工相结合、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当时设立的13个系41个专业,多是与核物理、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自动化、化学物理、近代力学及其相关的系和专业。1959年,科技情报大学并入中国科大,学校曾设置科技情报系。1960年撤销物理、化学、生物专业。1963年,中国科大开始招收研究生。1964年4月,原来的13个系合并为数学、物理、近代化学、近代物理、近代力学、无线电电子学6个系24个专业,1966年减为23个,学制5年。
中国科学院对中国科大实行“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校方针,这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可谓独具特色。不仅促进了教学与科研一体化建设,而且具有极大的实践意义。中国科学院发挥人才、设备等优势,大批科学家到校讲课和开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