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部分(第1/4 页)
“程锐愿意转投截拳道门下,求唐师父收我为徒。”说完,将头磕在地上,双手呈上厚厚一叠金元。还有一封拜师信。
原来程锐从来没想过在与其它高手过招的时候,会败得这么惨。做为多次跆拳道比赛的冠亚军的他难以接受,看着学员们微妙的心思。他经过一夜的苦想,征求了学员们的意见,不愿意去学截拳的,就退还学费,想学的,跟着他一起去大明国术馆。
就这样,所以发生了刚才的那一幕。
唐鸣立刻上前扶起了程锐,接受了程锐和学员们。
“恭喜恭喜,恭喜国术馆再收猛将。发扬光大。”风剑清哈哈大笑。“快把茶拿出来,我得喝点茶解解心宽。今天你就是想来气我吧。”
九大门派武馆在三天之内陆续开张,原本就不大的一个岛。不到一个星期,习武之风就传遍了不大的瀛洲。
明国的小中学生们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不是上网,玩游戏。
他们最大的乐趣是寻找喜欢的武馆习武或是踢足球、打棒球。
九大门派中人数招募最多的是大明国术馆招了60名弟子,最少的相扑派也招了20多名弟子。
习武之风的兴起引起了媒体的注意,于是各大媒体包括华夏的视频网站和媒体,纷纷对岛内的门派的武馆进行专访。
东都,长安城的一座巍峨的古建筑旁边,mbs电视台的记者正在进行一个专题纪录片的拍摄。
一脸笑意的女主播来自华夏,专业是播音主持系的女生,刚刚登岛还没有移民,穿着一身花裙子的她挂着mbs的名牌,这是第一次外出采访,心情还是有些忐忑。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mbs记者刘梓珊,我现在身后的就是明国刚刚成立的东少林派的所在地。”她一面解说,一面上楼梯,摄像机则一路跟随,将视角贴近牌匾上面的“少林派”三个大字。
“在这里我想介绍一下,名字虽然是少林派。但是可不是少林寺哦,他们只教授东少林的武学。”刘梓珊补充道。
“这里有一个武禅分离的概念,这个武禅分离促成的根本原因是参考了臭名远扬、满身铜臭的华夏少林寺,想参禅请不要到少林派,寺院才是修禅的地方。”
“一想到少林寺,估计很多人都会想到光头的小和尚,我想你们一定不会想到,在我们明国,少林寺的弟子是这样的吧?”
穿过古朴的外门,画面一转,外面是一个小的广场,种植着许多古树,青石板的地面看上去非常古朴,这里是小演武场,出现在面前的是一群身穿灰色门派服装的弟子,有白人也有华夏人,他们大多留着短发,当然还有很多留着长头发的女孩子。
“观众朋友们,我们注意到少林武馆的道服与截拳道、剑道又不一样,采用的少林武僧的灰色道服。道服在前胸右侧以椭圆形为名牌上面用书法字体写着“少林”两个字。这样的道服,你喜欢吗?欢迎参与有奖竞答,拨打电话就可以参与我们的活动”
“总的来说,朱威的九大门派道服各有千秋,但是有一点,为了与华夏的武术服装区别开,这些道服没有华夏武术的蜈蚣服。”
“对此,我们采访一下少林派的掌门人清平。你好清平师父,我注意到咱们的弟子都是短头发,包括您在内,在我们的印象中少林寺的武僧不应该都是光头吗?”
第一五二章 拜师国术下
“在这里我想解释一下,少林寺和少林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少林寺是禅宗发源地,但少林派是少林武学的传播地,在这里不需要剃度,只学武艺。”
“那也就是说,我们这里不拜佛是吗?”
“不,我们还是很尊重佛家的,我们认为武学和哲学、思想是想通的,所以我们不限制弟子学佛”
“我想知道咱们少林派的历史有多久了?”
“岛上的少林派是在明初的时候了凡大师等多位少林武僧和其它门派高手,护送建文皇帝东渡算起,到现在也有六百多年了。”
这个经历当然是朱威和他们串通好的,这样才能给明国的武术流派一个完美的解释。
“那么之前咱们的武馆在哪?我看到咱们长安城的武馆可是新修的。”
“是这样的,我们原来没有武馆,就是平时住在家里,在空地上、在林中、在海边练习,现在皇帝英明,给我们提供了栖身之地,也为我们少林一派的传播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那我们查过资料,少林派现在使用的这个武馆好像是原来是寺院,我们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