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1/4 页)
妹壬�谄恶じ珊瞪狡律系氖髅纾�诼沂�硬菁溲跋墩踉�畔蛏峡嗫嗟厣�ぁ��
当年我不仅平时生活清苦,就是在升学考试中也是同样的艰难。
高小考初中时,食物粗劣还不能果腹,不幸又染上了痢疾,无钱治病,苦不堪言。在考试的当天我拖着瘦弱的身子进入考场,一会腹部疼痛,加上天气炎热使我汗流浃背,我不时地擦汗,汗水浸透了我的衬衣,打湿了试卷。当时我左手捂着肚子,右手在写答案,身体疼得扭来扭去,以至于引起两位监考老师的注意,他们轮流在我身前背后监视,甚至怀疑我在作弊。
当知道我在生病,又看我答卷时书写的还比较流利,这才打消了他们的疑虑。此次升学考试,算术我仅用了四十分钟就匆匆忙忙地交了考卷,迫不急待地朝厕所跑去。
初中考高中时,许多考生身上都带着零钱,他们可以到馆子里吃饭和买些零食吃,还有的父母拿着食物和饮料守候在学校门前,等着自己的孩子考完出来享用;然而我却没有这份福气,口袋里装着两块红薯面饼去考试。上午考完试后,在午休时到开水房里将其掰碎,放进茶缸里冲烫一下,便开始狼吞虎咽地用它来充饥,以便下午再去应试。
在高中入学后,我听到一个同学对我说:“他曾在学校教务处看到我的升学试卷,语文和数学分别以80多分和90多分的成绩被录取。
正因为少年求学的艰难,故而我在十年寒窗中不敢玩世不恭,掉以轻心,荒废学业,虚度年华。当时我的学习成绩在班里还比较突出。
尽管当年政治运动频繁,勤工助学,义务劳动,支农任务占用了许多学习时间,加上亲人去世,家境贫寒(此时我已无家可言),就连每个月六元钱的伙食费都掏不起,学习生活还要靠校方三元的助学金补助和亲戚的接济才能维持。但是由于我的刻苦努力和几位好心的老师与同学的帮助,我在德、智、体方面均有长进。
尤其是我的文学知识与写作能力,在徐文光和胡杏桥两位语文老师的悉心辅导下,均有提高。
当时我对古代文学《诗经》、《论语》、《唐诗》、《宋词》能背诵很多首,对李斯的《答逐客谏》,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捕蛇者说》,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范仲庵的《岳阳楼记》和苏轼的《赤壁赋》、《教战守策》等散文更是爱不释手。
当年我的作文被语文老师拿到年级四个班里作为范文进行讲评。即便到了高中,我写的文章也曾被“秃顶”颜老师拿去作过范文。(《春雨》和《我的一棵小桃树》)
每当学校庆祝“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筹办校刊(《墙报》)时,多是由我来选用报头、绘画插图和书写标题(此时美术老师牛清洲已被打成“右派”,并被逮补入狱)
同时我在文体活动方面成绩也较为优秀,不仅在田径赛跑、跳高、跳远等项目上获得过奖励,而且我还是学校足球队的前锋。在1959年的秋季,曾代表亳县中学生足球队参加过阜阳地区中学生运动会的足球联赛。
当时在那突出政治十分吃香的年代里,我虽然在学校里不是一个工于心计,力图政治表现的积极分子,但我仍不失率真,从不违心地去做一些损人利已的事。在学校里我不是个坏学生,在师生的眼里可以说是一个品行端正的人。
1959年上半年,在初中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里,我还是有几次可以改变人生的机遇,如果有一个机会能够把握好的话也不至于在第二年里,即六零年的大饥荒中,因无生活来源,又遭佞人加害而被迫在高中二年级辍学。从此我的处境更加地艰难,由一个苦苦求索的学子变为一个无亲无故又无家的流浪儿!
——倘若在1959年初春,安徽省电影制片厂和合肥艺术学校到亳县二中招人的面试中,我能发挥得好一点的话,我的命运也许会发生改变。可能会走上从事艺术的人生之路,后来也不会陷入无法活命的困境。
当天上午,校领导陪着几个衣着新颖的人走进我们的教室,声称是县卫生局来检查卫生的,他(她)们看了几眼就到下一个班去了,实质上是在挑选演员和学员。最后在我们初中三年级四个班的两百多个学生中,确定了我和三(4)班一个叫强敏的女学生下午到学校音乐室面试。
下午四时,我来到音乐室看到一位身材修长,梳着一条大辫子,上身穿着一件白色女式衬衫,下身套着一条深蓝色裙子的年轻知识分子,她正在弹奏着脚踏手风琴。我走进音乐室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