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人五衰(第1/2 页)
不过闲人碎语,不至于影响安翊的情绪,甚至不屑多看一眼。他不紧不慢跟在付怀德身后,神色平淡。
“吱吖……”
付振华打开房门,立于门侧。
开门的声音打断安翊继续吃瓜。
安翊抬眼望去,只见一老妇人侧身半卧于床,神情迷离,目光涣散,有人进来也未见反应。
老妇人形容枯槁,面似生垢,眼眶深陷,头发枯白已成缕。
尚未进门,安翊便感觉老妇人身上缠绕着腐朽。抬脚进门,厚重的暮气扑面而来,腐朽至极,堪比死气。
恐怕黑白无常已立于床前了吧?
安翊不由得皱起眉头。
要命,天人五衰!
这天人五衰之说,源自佛家。
虽不修佛,但安翊却不曾落下佛门典籍,天人五衰之相谙熟于心。
卧榻之上的老人,表象与天人五衰逐一对应,唯腋下是否生汗,安翊不好去感知,年纪再大也是女性患者。
唯一可以让安翊聊以自慰的是老人之目虽无神,瞳孔却未彻底涣散,尚未达到不乐本座的境地,属小五衰之相。
“呵呵……天人五衰,一不小心还真是给自己捡了个不小的麻烦!”
望着气若游丝的老妇人,安翊不禁苦笑连连,暗自感叹不已。
往事历历在目!
八年前,跟眼下的这个时间也没差多少,张秉贵迅速进入天人五衰。
尚未修真的那个张建国陪在张秉贵身边,眼睁睁看着他走。
回天乏力,束手无策,空悲切。
此时此刻,安翊与当初已不可同日而语,内心阵阵酸楚,久久未语。
佛、道、儒三教,关于天人,各有自己的解释,这里的“天人”是指佛教经典中的“天人”一说,俗称提婆。
而不是《庄子·天下》里所谓“不离於宗,谓之天人”的天人,也不是葛洪《神仙传·张道陵》中描述的“忽有天人下,千乘万骑,金车羽盖”神仙山之人。
不管哪一种说法,天人总归是非凡之人,仿佛无漏之体。
天人五衰,乃大劫,概不得脱。
世界如此之大,未知之事暂且无从考证。以安翊的修为,那时间长河与轮回乃大道,尚无力企及。
据史料记载与世间传闻,即使是佛与仙,即使是神,即使是安翊所熟知的修道有成者,未曾有谁跨过那道坎。
据传,修真界有逆天人杰可跳出那规则之外,不在五行之中。
可曾有人见过?
除去传闻,现实之中,恐怕无人迈过天人五衰的生死之坎。
如今再临此情此景,安翊也有些迷茫了,自己孜孜以求在修什么呢?
长生吗?
何谓长生?天人尚且不得。
长生与人生百年有何区别?把自己的人生拉长,把别人的人生百年浓缩于草木一岁一枯荣,笑看轮回吗?
普罗大众最缺寿元,绞尽脑汁与天争命,仅仅只是为了活得久点。俗世称修士为仙,乃是因为绝大多数修士已经不再缺少寿元,活得很久。
然而,挡在修士面前的是天劫,每一次天劫,一样都是与天争命。
何谓天,人们臆想出来的,凌驾于万物之上的道。或许真的存在,木拓和杨涛的天劫可为佐证。或许不存在,因为安逸的第一次天劫还远。
无论寿元将尽的天人五衰,还是超凡之际的天怒之劫,终究都是确定生死的大坎,争的都是生命,仙凡都一样。
区别在于,若无外力干预,凡人跨无可跨;修士终究尚有一搏!
陷入沉思的安翊虽未顿悟,也算聊有几许收获,不由释然。
卧房内,另外还有几人在,想来应该是老人身边的医护人员。
付怀德望着卧床不起的老母亲,百感交集,有些神不守舍,竟然没有为他们介绍彼此,忽略了基本礼节。
不仅如此,心绪不宁的付怀德竟然越俎代庖,匆匆开始介绍老人病情,略带沙哑的声音打断了安翊的沉思。
“安博士,床上这位老人是我的母亲蓝霈璟。前些天因心脏不适,送青都战堂医馆抢救。几经波折,人虽获救,却也是病根未除,进而住进医馆。”
“诱因乃心脏膜瓣关闭不严,院方认为是早年风寒过重和年事已高所致。”
“心脏膜瓣关闭不严不是大病,细算下来老人已年过八十,病症特别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