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魈踝竦婪罹裳等ㄊ敝�耸�氖拢�嗳缱螅��哉粲��雒魈�簦�圆蛔悴伞�
“损益”,指政治上可革除和可兴办的事情。“二州”,指兖州和司隶,曹操原领兖州牧,又领司隶校尉。按东汉初年置司隶校尉,掌纠劾京师百官及附近各郡,并领一州,治洛阳。“遵奉旧训”,谓遵照执行过去的制度章程;“权时之宜”,谓权衡当时的实际需要。曹操不是恪守旧章陈典一成不变,也不是将旧章陈典完全抛弃,另搞一套,而是有所继承,有所创新,采取了切合时宜、实事求是的态度。曹操所提出的十四条建议今已不存,但究其内容,当都是围绕着“富国强兵,用贤任能。八个字来展开的。富国强兵,用贤任能。这在当时确实是实现由大乱到大治的根本途径,做好了不仅可以拯救国家,而且还可以造福人民。曹操大权在握后,不是尸位素餐,而是亟思进取,不仅仅是考虑军事上如何攻守,还力图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这是他同其他割据者的不同之处。
曹操提出的十四条建议肯定是会得到献帝首肯的,曹操自己在贯彻执行这十四条建议时自然也会不遗余力。具体到用贤任能,曹操在这一时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首先,曹操对都许前就跟随自己的一些有才能有贡献的僚属给予了重用。除荀彧被委以侍中、尚书令的重任,军国大事常与之谋划外,程昱、董昭、满宠等人也得到了重用。程昱开始被任命为尚书,因兖州尚未完全安定下来,又被改任东中郎将,兼任济阴太守,担当起了治理兖州一方的职责。董昭在通使长安、迎帝都许等问题上曾给予曹操很大帮助,这时被任命为洛阳令,留守故都。满宠开始被任命为西曹属,后改任许令。这些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做出了新的贡献。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挟天子以令诸侯(8)
其次,曹操还注意大力罗致新的人才,由此而出现了一个人才来归的热潮。其中一些人是抱着效忠献帝的目的来的,但因献帝已被曹操控制,所以这些人也直接间接地为曹操所用。有些人是奔着曹操来的,认为曹操有胆有识,重贤用能,事业蒸蒸日上,来这里可以大有作为。还有一些人则可能两种目的兼而有之,因为曹操拥戴献帝,觉得为曹操效力也就是效忠献帝。献帝在许,众望所归,这确实为曹操大力罗致人才创造了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这是其他任何割据势力都无法与之比拟的。
献帝都许不久,名士孔融即接受征召,到许都做了地位较高的将作大匠。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小时颇聪明。十岁时,随父到洛阳。当时河南尹李膺以简重自居,不是当世名人及世交挚友一概不肯会见。孔融很想一睹李膺丰采,于是来到李膺家门前,对看门人谎称与李膺是世交。李膺把孔融请进屋,问:“你家祖辈同我家有过来往吗?”
孔融回答说:“是的。先君孔子与您先人李老君同德同义而相师友,因此我与您是世交。”
李老君,即老子,为周朝守藏史。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到周时,曾向老子问礼,算是有过交往。在座的宾客听了孔融的回答,都觉得颇机敏得宜,无不为之叹息称赏。只有太中大夫陈炜不服气,吹冷风说:
“小时聪明,大了不一定就能干。”
孔融应声回答:
“照您所说,您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李膺听了,哈哈大笑,夸奖孔融说:
“长大以后,你一定是个人才!”
孔融崇尚儒学,博涉多览。十六岁时,因掩护被官府搜捕的著名党人张俭,事情败露后又与兄争死,名震远近,成为不少人推重、景仰的偶像。开始做司徒杨赐的属官,后为虎责中郎将,因触忤董卓,出为北海相。参与镇压黄巾起义,被击败。后任青州刺史,又被袁绍之子袁谭击败,兵士只剩下百人,箭飞如雨,孔融却仍安坐读书,谈笑自若。城破后独自逃走,妻子儿女却都当了俘虏。
孔融自以为智慧超群,才能卓异,当世豪俊都不如他,常以安邦定国为己任,但志大才疏,华而不实,从未办成过什么大事。来到许都后,每逢朝会,引经据典,议论纵横,满朝公卿大夫都成了陪衬,但不识时务,所提建议往往脱离实际。不过孔融在当时士大夫中确实享有很大名声,他来到许都,投入曹操阵营,对感召和影响人才来归起了一定积极作用。
颍川阳翟人赵俨,避乱荆州,得知曹操迎帝都许的消息后,便在建安二年(197)扶老携弱前来投归曹操,被曹操任命为郎陵长。
河内温人司马朗,字伯达,司马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