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1/4 页)
老大爷和老大娘凑过来,看清车后座确实坐着徐浩东后,小声嘀咕起来。
接着,老大爷又扯出一张罚单,啪的一声又贴到了挡风玻璃上。
丁子英哭笑不得,“大爷,大娘,请手下留情,请手下留情。”
老大娘一板一眼地说:“违章停车,罚款五十,干部违章,罚款加倍,三分钟不走,再罚一次,十分钟不走,交警队拖走。”
李子健笑着说:“得,领导的脸起了反作用,老纪和老乔他们够狠的。”
丁子英赶紧上车,乖乖地将车倒退,停到了路边的停车位上。
然后,丁子英下车,跑过去乖乖的交了罚款,带回一张*递给徐浩东,“是正式*,这种*是市财税局为交警部门统一印制的,一天汇总一次,做不了假,罚款也是三天内必须进入交警部门的统一帐号,一个星期内必须上交市财税局收入中心。”
徐浩东点点头,摸出一百元,硬塞给了丁子英。
李子健打开电脑,进入市交警大队执法记录中心,调出一段视频,笑着上举给徐浩东看,“人家那个执法记录仪也是货真价实的,咱们徐浩东同志的尊容,已经出现在交通违章者的视频上。”
徐浩东笑了,“工作效率挺高的嘛。”
丁子英说:“八方镇面积九十二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十一平方公里,而八方镇交警中队只有十五个人,他们就是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但八方镇有上百名训练有素执法严格的民间交通管理员,其中除了一些辅警,大部分就是刚才的老大爷老大娘。”
徐浩东哦了一声,“可是,他们没有执法权啊。”
丁子英说:“我刚才是去执勤岗亭交的罚款,那是交警中队的正式民警,那些老大爷老大娘只负责贴单和纠正。”
正说着,八方镇党委书记纪延安和镇长乔木林来了。
第0460章 揭短
以年龄论,纪延安四十四岁,是中年人,长得又瘦又高,外表教书匠,性格却豪爽。起名延安,是因为其祖籍陕西延安,父亲是原五一八军工厂的第一代工人,与徐浩东一样,都是老军工的后代,但早年与徐浩东并没有多少交集。
乔木林是云岭本地人,只比徐浩东大三岁,属于年轻干部,戴一付近视眼镜,长得也瘦,但个子不如纪延安。可戴眼镜并不代表一定是好脾气,乔木林的性格也很火爆,吵架的嗓门比纪延安还高,也是个敢跟领导拍桌子的家伙。
纪延安在八方镇已有九年,两年副镇长、四年镇长、三年党委书记,乔木林在八方镇刚满三年,接的就是纪延安的班。二人搭班子很有名气,就是互相不服,经常吵架。市委组织部去年曾想调走一个,但被徐浩东否决,徐浩东的意思是真理越辩越明,只要不影响工作,吵得翻江倒海也没问题。
在工作上,徐浩东与乔木林打交道不多,与纪延安也大多属例行公事。但徐浩东对二人还是比较了解的,虽然不喜欢听当面汇报,可纪延安和乔木林的各种工作报告,徐浩东读过不少,以文看人,徐浩东有这点本事。
纪延安和乔木林陪着徐浩东,走马观花,在农贸市场里转了一遍。徐浩东只看不问,看的也只是每种农产品的标签,标签上不但有批发价和零售价,还有产地和农药残留率等有关指标。
四十分钟以后,回到车上,纪延安和乔木林也是一左一右,陪着徐浩东坐在后排。
徐浩东吩咐丁子英,“子英,找一家面馆,让老纪和老乔请客。”
因为徐浩东脸上没有笑容,纪延安和乔木林都是心里有一点忐忑,不敢轻易开口。不知道徐浩东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当着他的面,又不能向李子健和丁子英打听。
吃面时,徐浩*然开口,报出了一连串农产品的名称及其农药残留率……整整四十一种农产品。而且是一口气完成的,听得同桌四人目瞪口呆,因为大家都没想到,徐浩东竟然有这么好的记忆力。
“……老纪,老乔,除了这四十一种农产品,还有七十六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率为零或可以忽略不计。但这里有两个问题,那七十六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率为零或可以忽略不计,其中只有十七种产品自你们八方镇。而那四十一种农药残留率较高的农产品,有三十三种产自你们八方镇,这里面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乔木林说:“浩东书记,我们八方镇在绿色农业方面,已经落后于兄弟乡镇,这个问题,老纪和我已经意识到了,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了调整。”
徐浩东说:“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