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1/4 页)
五月起,沙河从殷城(河南漯河)那里开始泛滥,殷城百姓死伤数千人,民房倒塌无数,幸存者无家可归。这时洪峰一路向下口涌去,到下口之时却是安然无恙的从河堤中咆哮而过,只是让下口的那些来不及撤走的商家和住户们提心吊胆了一下而已。
洪峰从下口再一路往下游而去,途经陈州境内几个县,均没有造成任何的人员伤亡。百姓们甚至站在河堤上成群结队的去看洪峰,老一辈们纷纷跪在地上向知州府方向磕头,感谢陈州的官员保护了他们的性命。百姓们为了感念知州在修堤防上面做出的贡献,以万人书的形式联名要求官家对陈州的官员进行嘉奖。
陈州的安然无恙和其他几个州县的惨状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那些台官和谏官们开始怦击其他的地方官员不做为,视百姓生命为儿戏。一时之间,朝堂上又开始吵了起来。
这时,文彥博接到了家书,除了按照邹家的办法种了豌豆的十倾有了七成的收入,其余的数百倾良田几乎上颗烂无收。文彥博将家书放到了一旁,然后又将五郎召了回来,仔细向他询问了邹家庄为何要种豌豆,种豌豆的依据是什么。当听完五郎的话之后,文彥博长叹一声,“某错了!”
等五郎走后,文彥博写了一份奏折。这份奏折里详细的写明了历朝历代以来各类农书的名称,以及各类农书现在推广力量不够,要求各州县加大推广力度。同时他将邹家庄正在搞的农会给详细的写了一番,并且将今年邹家庄根据天气进行种植的办法也给写了进去。
仁宗看了之后大喜,他突然想到这个不就是将精制白糖之法献给官府的那个邹家庄,这个农会竟也是他家牵头搞起来的,果真是奇思妙法不断,桩桩件件都是爱国之举。于是,仁宗将这份奏折广发天下,印在诋报之中以供人观看。
一时之间。邹家庄之名闻达于天下,各个州县都知道了这个庄子的大名。
文彥博见到仁宗欢喜,便趁机将邹家乞求他家的地毯永不做为官造这件事情给讲了一讲。仁宗这一段难得有高兴的事情。闻听此言之后,立刻下了明诏,赐名邹家的羊毛作坊聚永蚨为陈州毯,永不纳入官造。
陈州毯聚永蚨立刻名声大振,传遍了大江南北。下口那一间商铺每天都有南来北往的客商前来进货。邹晨被这些进货商催的也是焦头烂额,苦于人手不够,于是只得在邹家庄进行第三次的招工。
工人招到之后,只是进行了短暂的培训便安排到了工作岗位上,由于是杂役工,主要是进行换纱、运纱这样的工作。所以不需要进行太久的培训。相应的,她们的工资也是比较低的。
邹晨又进行了强制性的规定,凡是进织布厂和编织厂的。禁止佩戴首饰,每个人进厂之前必须穿戴好帽子口罩和工作服,若是发现有一项不戴好的扣除一百文,发现三次扣除当月工资,三次之后扣两月工资。
豌豆收割之后。邹家庄开始不停的有外庄的乡书手和户长进出,都是要求随着邹家庄一起种田的。他们眼见得自己庄子颗粒无收。可是邹家庄却是一连两年没在任何灾害中受到影响,所以个个都起了心思。
农夫们从来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只管种地,其他的根本就不去考虑。一直没有想过要看着农书去种庄稼,更没有想过要按照天气去种合适的物种。
这时邹晨趁着在一起吃晚饭的时候提议,不如咱们成立真正的农会。农会就和商会的性质一样,每个庄子可以进五个人,这五个人平时在农会里学习,然后回到庄子里再把学到的东西教给村民们。只要是加入农会的平时互相帮助,有了事情可以通过内部协调。种植经验也不得藏私,要尽可能的把自己知道的告诉给别人,同时还要记录下来。
邹正达和邹正业说了一句,这太麻烦了吧,然后便不说话了。如果是让他们捐点钱修路修桥,他们肯定愿意,可是这成立了大农会,那就是等于把自己庄子的种植经验教给了别人,心里着实是有些舍不得。这也不能怪他们,这是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固有的思想,自家的好东西总是舍不得与别人分享。
邹晨又说道:“二伯和阿爹是直节郎,按理也是应该做些有益于乡里的事情。这次的农会咱家挑头,而且不仅要挑头还得捐一笔钱出来,多买些农书,然后还要请人把老庄稼把式的种植经验给写出来呢。”
邹晨便继续引诱道:“二伯,阿爹,这可是留芳千古的事情啊!你们要是不同意,将来等别人去做了可不要后悔。咱家在县志上留的有名,这成立大农会可比在县志上留名来的荣誉更大些,这可不是造福一方乡里的事情,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