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临蜀郡战事(第1/2 页)
在雄关失陷的时候,临蜀郡东部的战局却在向利于河内军的方向发展。
自从韩先的龙骑兵遭到孙烈重创之后,部队兵员、装备损失极大,只能龟缩在五德城中。
龙骑兵不仅减少了出击的频率,还降低了作战的强度。
但是,来自三川郡的援兵很快到达战场。
得到花云指令之后,张达一刻没有耽误,为了防止唐军封锁入周通道,张达带领部队采用急行军的方式进入周地。
进入武川郡之后不久,张达理清了周地战局,调整行军方向,组织军队支援临蜀郡。
由于张达的部队兵力不多,在向导的指引下,河内军绕过唐军的据点直接到达五德城。
张达的豪强兵与韩先的龙骑兵成功合流,二将带领将士频频出击,骚扰唐军。
在野外,唐军的运输队连续被河内军击败,最终唐军放弃正面对抗,重新退守据点。
受到张达兵力规模限制,唐军对于河内军的实力估计不足,对于东方的威胁没有足够的警惕。
花云的部队同样采用了急行军方式入周,有近三分之一将士在行军路上掉队。
付出确实得到了回报,河内军还是在东部战场上建立了兵力优势。
河内军借助兵力优势对唐军控制的据点进行攻击,韩先和张达的河内军联军又切断了唐军的支援和求援。
唐军的据点被不断攻陷,河内军向临蜀郡的腹地行军。
唐军对侦查力量不足,耽误了最重要的预警期。
未深城的战场上,唐军已经取得了突破,南方城墙已经被唐军夺下,河内军的余部退入城中,依托地形在城中布防。
河内军丢失了城墙,反而集中了部队,唐军在连日的攻伐中同样损失惨重,一时之间无法得到突破。
因此,在增援东线还是强攻未深城之间,孙烈选择了后者。
由于河内军不断进入临蜀郡,唐军增强了对未深城的兵力投入。
魏振国采用了阻击、夜袭、奇袭、投毒、纵火等方式在城内与唐军拖延,延长城池失陷的时间。
如果蒋继嗣及时带兵入周,与花云两军分兵西进,河内军不仅很可以快速突破唐军的东部防线,河内军等主力还能直接抵达临蜀郡腹地,甚至彻底封锁蜀山防线,把唐军围歼在临蜀郡。
但是,由于蒋继嗣的一念之差,精锐的蒋继嗣部投入了河内郡战场。
仅仅依靠花云的部队虽然同样在东线战场取得了突破,但是突破速度明显不够,攻击强度同样不够。
由于临蜀郡内部已经遭受过魏振国的攻击,后续兵力难以就地征集补给,花云不敢在无法保障粮道的时候深入临蜀郡中部。
唐军又依托据点在东部战场上拼死反抗,耽误了河内军的时间。
因为这一耽搁,唐军的南方兵团已经完成休整,从雄关战场北上,与未深城的唐军合流。
兵力得到加强后的唐军增强了攻势,原本僵持的战线迅速被唐军突破。
魏振国扔下了前线的民兵和佣兵,带领嫡系部队从北门撤军。
他没有选择带兵东走与韩先合流,河内军的败兵一路北撤,撤到了刘翼的势力范围外。
尽管未深城与雄关同时失守,但是,河内军的兵力在周地还是占据了优势,利用唐军无暇东顾的时机,河内军夺下了临蜀郡东部的控制权。
花云急行军时掉队的兵员不断集结,河西郡的援兵也第一次进入周地。
带领这支援军的正是何英红,援兵到达武川郡之后,在郡城一带进行休整。
之所以何英红没有立即带兵支援一线,是因为他的麾下有大量新兵。
蒋继嗣支援河内郡的时候动用了大批河内军老兵。
所以,留给何英红的部队,大多是由鼓章城降兵组建的新兵。
战后,为了尽快恢复生产,蒋继嗣解散了大批鼓章军的降兵,只留下适龄的青壮。
在蒋继嗣的催促下,何英红在没有完全整编好部队的时候,就带领将士入周了。
蒋继嗣之所以指派何英红增援,除了为了应对孙立德的命令,同样也是为了提前派兵入周支援。
但是,蒋继嗣忽视了这支新军的纪律和坚韧。
部队刚刚进入武川郡之后就开始出现问题。
何英红的河内军老兵只占了队伍中很小的部分,河内军的主力还是新军。
新军对于河内军没有认同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