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1/4 页)
尽管按大夫开的方子给她配齐了药带在身上,但曲儿已烧得昏昏沉沉,身边只横七竖八躺着一地同样苟延残喘的病人,无人照料,能活下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果然,她拖到第五天晚上就死了。
曲儿的尸体同样被拉去了义地乱坟坑里草草埋了。葛氏赏了曲儿的母亲四十两身后银,也就完了,
三姨娘和清娘在西偏院里关了七天,直到确认没有被曲儿传染上,才放了出来。
玉凤素日跟曲儿关系不错,听到这个噩耗后十分难过,大哭了一场,又偷偷替她连烧了七天的纸,才算稍稍安了心。
阿离想着曲儿虽然脑筋不大灵光,但素日见人嘻嘻哈哈地没什么心眼儿,对自己也一向尊敬,年纪又小,却死得如此凄惨,也不免心中唏嘘,也在玉凤悄悄为她设的供桌上上了一炷香,默默祝祷了一番。
然而谁都没有料到的是,两日后,阿离也突然发起了高烧。
因府中除了曲儿一例,再没有旁人感染过伤寒,阿离最近也没跟曲儿接触过,所以一开始谁都没往那上面想,只以为是普通的着凉感冒而已。
直到大夫来看过后,惊慌地向曾氏夫妇禀报说“象是伤寒的症状”时,曾雪槐一下子懵了。
“你不会看错吧?”曾雪槐虽然强自镇定着,声音里也控制不住地有些发抖。
大夫取下蒙在脸上的面罩,苦着脸道:“小医最近天天都在诊治伤寒病人,不会有错的……”
曾雪槐将手撑在桌子上,吃力地缓缓坐了下去。
“老爷,六姑娘不能在家里住了……”葛氏轻轻道。
曾雪槐的脸因为痛苦而微微抽搐着。他当然不会象那些抓不起药看不起病的穷苦人家一样,把阿离送到土地庙去集中治疗;却也不能留在家中。
朝廷有规定,患了伤寒疫症的人一律要迁出隔离,曾雪槐乃是朝廷大员,又一向严于律已,自然不会违制。
“如今看来,只能委屈六姑娘,把她暂时迁到别院去了。”葛氏叹了口气,垂眸道:“也是没法子的事。”
曾家在西郊有一处梦湖别院,依山靠水而建,还是曾重早年所建。曾家人除了老太太在世时,偶尔夏天时曾雪槐会陪着过去住上几天,其他时候都是空在那里。
那所别院很大,原先曾老太太过去住时,带着二十几个人同去,尚显得空空落落的;如今阿离是过去隔离,自然不会带很多人,病病弱弱一个小姑娘,带着三几个下人,独自住在那样一个幽僻的去处……单是这样想一想,曾雪槐都觉得不能接受。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吃力地哑声道:“不然就在咱们家里,专门辟出一个院子来让阿离过去养病……”
不待他说完,葛氏便皱眉道:“老爷心疼女儿是没错的,只是在自己家里,只怕下人大意,万一不小心过了疫症,满府里传开,岂不坏了?小心些总没坏处的。”
曾雪槐自然明白,只是爱女心切,冲口而出罢了。
“只是几个女娃子,单独住在那边,若是有土匪去骚扰怎么办?便是去几个小蝥贼也受不了……”
他一跺脚:“罢罢,就让韩总兵从江北大营里抽调一支精勇,过去替她们巡视几天罢。”
阿离却丝毫不知道曾雪槐在为她的病焦心。
她发着高烧,身上滚烫,脑子里忽明忽暗,昏昏沉沉中觉得自己被人移到了一张软榻上,继而抬上了马车。
马车一路颠覆,半醒半睡中也不知行了多久,终于停住了。她重新被抬下车,终于又躺在了厚实的床铺上。
空气中似乎隐约飘来桂花的香气,那甜丝丝的味道让阿离觉得安心。不断地有人过来替她诊脉,屋子里有喁喁低语声,轻悄的脚步声,衣裙的沙沙声;再后来便有一只修长柔软的手在她额头上试温度,又有人用小银勺喂她喝很苦的汤药,冰凉的小银勺碰在滚烫的嘴唇上,沁凉的,很舒服。
她似乎听见父亲就在身旁,压低了声音跟人说话。但她脑袋里混沌一片,晕晕沉沉,无论如何也无法集中意识,不一会便昏睡了过去。
再次醒过来的时候,金灿灿的阳光从窗子照进来,满屋里一片亮堂堂的。
阿离吃力地睁开眼,发现自己正躺在一间富丽却又完全陌生的房间里。
透过床上吊着的雨过天青帐子,依稀看到门外的廊上,有个丫头背对着她蹲在那里,在小风炉上熬药,似乎是金环,又似乎是青云。
阿离努力想坐起身,怎奈烧还没退,浑身软得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