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后卫变前锋
20年前即便是从昆明去版纳也得花上好几天的时间,如今高速路网、航空体系的完善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势不可挡。这意味着任何个体、组织都不能以一种封闭的思维模式来谋求发展,而必须以全球化眼光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历程,这30年基本上以沿海开放为主,其他地方的开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伴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邻国与中国深入合作的意愿正在加强,最近几年,尤其是2008年,中国的沿边开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云南其实是边境开放条件最好的地方之一,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中南半岛,边境线总长4060公里。上世纪中叶之前,版纳的各民族居民一直与老、缅、泰等国家的居民杂居,民间交往非常密切。全长近5000公里,在中国境内河流长度过半的澜沧江—湄公河一江连六国,是联系中国和大湄公河区域的天然纽带。
成功举办昆明世博会后,云南本来准备接着申办东盟
1967年,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的成立。近年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引起全球的关注,到2010年,这将是一个拥有18亿消费者、近2万亿美元生产总值、万亿美元贸易总量的经济区。按人口算,这将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从经济规模上看,它将是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
博览会,加强大西南与东盟的合作。但是这个机会被广西抢到,云南因此错过了一次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绝佳机会。虽然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全称为Great Mekong Subregion Cooperation,是由亚洲开发银行牵头,中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澜沧江—湄公河沿岸六个国家共同参与的一个次区域经济合作机制。早在2002年中央就提出“把湄公河次区域构筑成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行示范区”。2008年3月,*在大湄公河次区域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加快大湄公河次区域交通走廊建设等16项倡议,昆曼大通道的开通则标志着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突破性进展。也在积极推进,但是效果一直不明显。原因是这一区域的大多数国家都比较贫穷,经济互补性不强。它们能够拿到全球去参与市场竞争的只有自然风光和旅游资源,但是在中国大规模承接世界产业转移,充当世界工厂的时候,这些对于中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反过来,中国也无法向这些国家输出足够多的游客以及资本。
改变这种状况,后卫变前锋,需要等待时机。今天这个时机已经到来,那就是世界范围内,尤其是中国日益高涨的休闲旅游浪潮。
当今世界,休闲已成为时代潮流,先后出现了如地中海沿岸、夏威夷、黄金海岸和加勒比海等众多知名度假目的地。东南亚也已成为全球休闲度假的热点目的地,不但出现了曼谷、新加坡等世界级休闲城市,东盟及大湄公河次区域内部的巴厘岛、芭堤雅、普吉岛等一大批世界级休闲度假目的地也已炙手可热。
现在经由曼谷集散的全球旅游休闲人群已经大量进入泰国的“北方玫瑰”——清迈、老挝的古都琅勃拉邦和金三角等地。据统计每年进入泰国的欧美游客已突破1500万人次,其中近400万的游客去了金三角地区——泰北清迈、金三角和琅勃拉邦,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热点旅游区已经形成。
回头看中国,同样迎来了一个休闲新时代。2007年中国人均GDP达2460美元,休闲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国内产生了以成都、杭州、大连为代表的最佳旅游城市,也产生了以三亚为代表的国际休闲度假区,传统旅游城市正向休闲城市升级,大理、丽江的火爆便是休闲城市崛起的最好注脚。预计到2020年,中国接待国际游客将达亿人次,成为世界第一旅游目的地。
云南本来就是旅游大省,它的发展节奏和发展阶段可以说对整个中国都具有指标性的意义。上世纪80年代的西双版纳热是观光时代的第一个高峰,而1999年昆明世博会后,以丽江为代表的滇西北板块横空出世,标志着中国休闲度假时代的开始。现在,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竞争对手不断进步,若只是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