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朝堂之辩(第1/3 页)
宋濂走到朱标跟前,连忙出声道:“那沈三石本不过商贾之身,待天劳军便是大忌,安能将筹措前线军粮之事交由商贾之人去办?”
“求陛下三思!求陛下三思啊~”
和宋濂一道,四五名官员一同跪地,齐齐反对让沈家店铺为前线提供军粮。
可也就在所有人将目光看向朱标,期待着朱标会作何反应,等着朱标驳斥宋濂等人之时。
却见朱标不急不缓,转而看向李俨道:“李卿以为呢?”
“啊?”
听到朱标将问题抛给自己的瞬间,李俨顿时一愣。
不过下一秒。
却见李俨沉沉叹了口气,有些不太甘愿出声道:“臣以为,或许可为!”
“李俨你......”
面对宋濂等人那满是不解,带着些许怒意的目光。
李俨心中也是无奈。
并非他李俨首鼠两端,原本上朝前说好与宋濂等人一同谏言,此时却为讨好朱标便站在宋濂的对立面上。
实际上,乃是为远在倭国的百姓大军提供粮饷当真不是个美差。
且不说眼下不知倭国战争究竟要持续多久,
各地粮仓现有的存粮是否足够供应。
单是将各地粮仓的粮饷运至倭国便够让他头疼的了。
要知道朝廷运粮规矩极多,运至倭国的粮饷若是少了,自然不成。
可要是多了也绝然不可。
毕竟运粮都有定数,一旦多了就要追究是哪个粮仓多发定粮。
可事实上,运送途中终究是有损耗。
或因山路崎岖,或许海难翻船,总归粮仓运出去的粮饷不可能百分百运至倭国的大军手中。
一旦重新让户部为前线运送粮饷,他李俨不仅要防止前线粮饷告急,还要担心运粮途中出现岔子。
真要是那样,恐怕不只他李俨,户部的所有官员都要几天几夜不能合眼。
如今沈三石自己请命为前线运粮,李俨所在的户部自然乐得轻快。
也正因如此!
哪怕自己提前已经和宋濂等人说好,此刻也不得不站在宋濂等人的对立面上,开口言说。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先前运河阻塞便是沈家店铺号召民夫,疏通运河。”
“此人虽是商贾贱籍,却知为国效力。”
“沈三石自请为前线将士筹措军粮,此等义举朝廷当加以表彰,不可伤其为国效力之心。”
“荒谬之言!”宋濂闻声,立时怒声斥道:“倘若军粮有半分差池,连累前线百万将士,纵使将那沈三石千刀万剐也不能弥补过错。”
“你户部官员食国之俸,竟要将此重任委托他人?”
“宋学士稍安勿躁。”
纵然被宋濂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训斥,可李俨却不敢有半分不悦之色。
一来宋濂所说正中他下怀,二来他也觉自己骤然倒戈替朱标游说宋濂等人有些理亏。
此时李俨连忙赔笑的同时,忙继续出声道:“并非我户部不敢一味躲懒,懈怠朝政。”
“只是由民间商人做此义举,朝廷实不该驳斥。”
“再者!”
“方才下官已将我朝存粮尽数言说。宋学士当明白,一旦倭国战事旷日持久,现有存粮绝不能供应。”
“下官也是想着为保前线将士粮饷无虞,眼下不如暂且让沈三石代劳。”
“一旦倭国战事拖延,沈三石不能供给粮饷,我户部自然要迎难而上!”
宋濂等人虽依旧觉得让民间商贩供给军粮终究有些折损朝廷颜面。
然而李俨所说也是在理。
没人能知道倭国战事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先让沈三石供给军粮,户部为其兜底。如此留有后手,也算的上是权宜之策。
“可....以民待劳,运送军粮。先前并无先例.....”
“宋学士所言极是。”李俨忙出声附和道:“所以下官才谨小慎微,不仅派遣户部官员清点沈家运送的军粮,而且也会同时抽调部分朝廷之粮运至前线。”
“双重保险,前线军粮自然无虞。”
待李俨说完,朱标眉头一挑,看向宋濂道:“不知宋师心中可还有顾虑?”
“终是臣迂腐短浅了,陛下英明!”
语罢,宋濂几人冲朱标拱手过后便也退回到了官员队列之中。
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