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王世充也不是好鸟(第1/2 页)
五十一、王世充也不是好鸟
再说杨广到了江都,凡江淮各郡官员谒见的,都要带着礼物。√杨广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对于臣下进献礼品不仅来者不拒,而且还斤斤计较:礼物多的,东西贵重的,就能提拔重用;礼物少的,对不起,你就没什么好果子吃了。轻则找茬训斥一番,重则干脆摘了乌纱帽,特别倒霉的还要被送进大牢。
江都郡丞王世充舍得下本,他进献的是一个珍贵的铜镜屏风。杨广看后,龙颜大喜,就升他为通守;历阳郡丞赵元楷进献珍奇美味,升为江都郡丞。因此郡县官吏在送礼上互相攀比。当然,他们自己不会掏腰包,所需的花费最终还是要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给领导送礼,关乎前程。送了不白送,不送问题就大了。
百姓外受盗贼的抢掠,内受郡县官吏的盘剥,生计无着,加上饥馑无食,大家开始采剥树皮、树叶充饥。有的人将稻草杆捣成碎末为食,有的煮土充饥,各种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于是就开始吃人。
需要说明的是,那时候不是因为国家少粮食,官府仓库中的粮食还是很充裕的,但官吏们畏惧刑法,不敢开仓赈灾饥民。
国家粮食堆积如山,百姓却途有饿殍。这是执行极左路线的产物。这样悲剧,也在后来的的朝代里不止一次地上演。
危难时刻,王世充还没有忘记皇帝的业余爱好,他秘密挑选江淮一带的美女进献,因此更加得到杨广的宠信。送礼不一定送钱,性贿赂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段。
王世充也不是只会献媚,这家伙也有两下子。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此人的来历:
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后来寓居新丰。小时候生活不太顺畅,祖父早死,母亲改嫁霸城王氏,所以“支世充”就成了“王世充”。这孩子还算争气,后来当了汴州长史。世充喜欢读经观史,特别爱好兵法和龟策、推步之术。开皇中,以军功拜仪同,后转任兵部员外郎。王世充还钻研过法律,加上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所以一般人跟他争论起来都占不了上风。“世充利口饰非,辞议锋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见《旧唐书卷五十八》)。就是说这个王世充能用口才去掩饰过错,说起话来夹刀带刺,理屈而词不穷。当然,这也是能耐。
大业中,累迁江都丞,同时兼任江都宫监。当时时杨广几次巡幸江都,王世充一直侍奉左右,“善候人主颜色,阿谀顺旨,每入言事,帝必称善。”
善于揣摩领导意图,善于迎合领导意见,这个也是王世充的强项。不单如此,王世充还经常搜集一些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供奉给杨广。杨广非常高兴,于是君臣二人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王世充也不仅仅是个会讨好上级的奴才,他也有自己的雄心。他看到隋政荒废,乱象四生,就开始在暗地里结交地方豪俊,施以恩惠收买其心。他还有一个损招:就是利用自己的权力,从狱中放出罪囚,让这些人为自己卖命。等到杨玄感作乱之时,吴地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兵江南以应之,自称将军,拥众十余万。隋派遣将军吐万绪、鱼俱罗征讨,没有取胜。这时候,身为偏将的王世充运用自己的影响,招募兵员,一下子就招了一万多人。更让王世充露脸的是,他的部队与敌作战,经常取胜。王世充这人也很会收买人心的,每次打了胜仗,他都把功劳归于部下;所缴获的各种物资,也都全部分给士兵。因此大家愿意为他卖命。
大业十年,齐郡变民首领孟让在长白山一带起事,等到兵至盱眙,他的队伍就发展到十余万多人。王世充带兵平叛,两军对峙,王世充却并不急着出战,而是深挖壕沟,广设营栅,坚守不出。不单如此,王世充还让人放出话来,说准备寻找机会撤兵,以此向孟让示弱。
在军事斗争中,示强是一种战术,其实示弱也是。示弱可以麻痹敌人,让其放松警惕,从而为后面的作战创造有利战机,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王世充这一招果然蒙住了孟让。
孟让笑道:“王世充文法小吏,怎么能带兵打仗?我要生擒此人,然后鼓行而入江都。”
当时老百姓都按照命令迁入城内,实行坚壁清野,孟让的部队吃饭无着落,抢也无处抢,饿得饥肠辘辘。孟让想跟王世充决战,来个速战速决,但苦于五栅当道,不得南侵。万不得已,孟让就分兵五处,包围这五座营垒。其实,孟让这样做是犯了一个军事错误:打仗讲的是集中优势兵力,你自己分兵五处,无异于是化强为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王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