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灯下棉絮状翡翠 > 五、英年早逝

五、英年早逝(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异世科技帝皇新罗残唐五代第一部:王风委蔓草重生南美做华工家兄朱元璋五代十国之铁马骝南陈帝业我对三体世界讲话:相信光!朕的身边全是逆贼大明小相爷女尊:我的老婆是武大娘大秦:自爆穿越,我为秦续命千年叶罗丽仙子穿越不同世界穿越时空之抗日猎人家父唐高祖吴主手持玉玺,谁惹砸谁,老朱麻了三国召唤之巅峰之上大明:穿越朱祁钰,带领大明走向日不落崇祯:嘿!大臣们太努力了!

五、英年早逝

周武帝素有大志,他不愿做守成之君。他一生东征西讨,不断扩大周朝的疆域。而他最终的目标,就是要把四分五裂的山河再次统一起来。当然,这个目标,他不可能实现了,因为他的身体垮了。

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老人家一辈子有许多精彩的语录,关于革命,关于建设,关于整人……但我以为这条关于身体重要性的名言是最容易被大家理解、也最容易被大家所接受的。毛-泽-东本人身体力行,年轻的时候就十分注重锻炼身体,什么爬山、游泳、跑步、冷水浴等等,他都是坚持不懈。他还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现在想一想,仍不愧是至理名言。他活了八十三岁,在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上坐了四十一年。

没有好的身体,再远大的目标,再宏伟的蓝图,再美好的理想,都会成为镜月水花梦中烧鹅。周武帝就是一个例子。

和前后几任皇帝比较起来,周武帝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模范君主。他崇尚节俭,平时也不穿绫罗绸缎,而是一身布衣,全身上下也不配金玉装饰。他颁布命令,对于那些雕文刻镂的宫室器皿,锦锈衣物,全都一概禁止。宫殿原有的恢宏华绮的装饰,严命撤毁,改为土阶数尺,务为俭仆。想想我们现在的一些领导干部,科局职位厅级待遇帝王享受,是多么无聊和庸俗啊!

周武帝平时虚谦待下,自强不息。打仗时步行山谷危涧,履涉勤苦,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贵为天子的周武帝却甘之如饴。行军时见有兵士光脚走路,周武帝甚至把自己的靴子脱给他。与敌对阵,总是一马当先,以帝王之尊亲冒矢石,多次差点殒命战阵。

武帝襟怀大志,时刻想着一统天下,所以他连续发动了几次旨在统一的战争,攻破齐国,降服突厥,又挥师南指,直逼南朝。

但天不假年,正当他踌躇满志扬鞭征伐之际,忽然暴疾缠身,死在兵车之上。一腔壮志满腹豪情,霎时间也随之灰飞烟灭。

那一年(公元五七八年),他仅仅三十六岁。

遗诏令王公大臣辅导太子,丧礼从俭,不起高坟,遇吉日及时下葬;妃嫔以下凡未生子者,一律放其回家。

一般而言,皇帝死了,喜欢搞隆重的哀悼仪式,喜欢高大豪华的陵墓,喜欢靓男俊女陪葬。宇文邕活着的时候就特别节俭,不溺享乐,死后的安排也可圈可点,堪称古代君主的样板。

宇文邕死后,谥号“武’,庙号为高祖。

这里需要提一下,我们看古代皇帝的名号,常常有“文”“武”“孝”“明”“太宗”“高祖”等字眼。其实这都不是皇帝姓名,这里面有年号,有庙号,有谥号。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等等。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称“祖”,承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周朝确立谥号制度,对君主和大臣的一生给予盖棺论定的评价。但到秦朝的时候,这一制度不知为何又被废止了。

汉朝以后承袭了庙号这一制度。但对于追加庙号一事极为慎重,不少皇帝因此都没有庙号。刘邦是开国君主,庙号为太祖(居功至伟而称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太祖反倒不被知晓了)。刘邦为太祖高皇帝,刘启为孝景帝,刘恒为太宗,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等等。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高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字泛滥,始于曹魏。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西秦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了,读着不方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庙号的选字不是随意的,往往要参照帝王性格特征以及平生表现,其中也蕴含有褒贬之意。一般而言,太祖、高祖属于艰苦创业,世祖、太宗则是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是保业守成,仁宗、圣宗、睿宗等都智明贤达,中宗、宪宗是大业中兴。另外,哲宗、兴宗等表示有所作为,而神宗、英宗则武功不足,德宗、宁宗多谨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等好玄喜虚,文宗、武宗多名不副实,穆宗、敬宗

目录
外室女抢我气运?玄门千金送她下黄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