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开国立隋(1)(第1/2 页)
十七、开国立隋(1)
高颎的故事说完了。
我们再把时间拨回到公元五八一年。
一个朝代结束了,而另一个新的王朝却刚刚开始。
北周从公元五五七年建立,到公元五八一年灭亡,仅仅在世上存活了二十四年,就寿终正寝了。
这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当然从它的版图上来看,这个王朝很小,所以它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周武帝灭掉北齐之后,他的疆域才相对广阔起来。但从整个中国范围来看,也就勉强算得上是半壁江山,因为他的北方还有突厥等武装政权。
也许北周的灭亡,对于宇文家族来说是一个悲剧,但对于中国历史进程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因为它的继承者杨坚,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好的接班人。他就是从北周这块地盘上起步,开始创造中国历史的一个奇迹。四分五裂的山河将会在他的手里,重新联成一体。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文明的、富庶的国家即将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一般而言,打天下可不是闹着玩的,因为那是掉脑袋的营生,弄不好还会株连九族。但风险大,往往利润也更大。所以历朝历代,想造反夺取皇位的都不乏其人。但创业之君,实在不易,“暴霜露,斩荆棘,乃有尺寸之地”,这是何等地艰辛!刘备东征西战,忙活了一辈子,也就只占据了西南一隅。当然他还算不错的,而更多的人连一隅也没有得到。所以比较而言,用逼宫的方法来谋取皇位,则是一个很省事很简便的方法。就投入和收益而言,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本万利”。这就好比一农民,一年四季在田里耕啊种啊,又是打药浇水,又是除草施肥,到了秋季又忙着脱粒打场,好不容易才弄了一屋子粮食。另一个人看了眼红,就凭着一身蛮力和一股子狠劲,说:这屋子粮食归我了,你该忙啥忙去吧。你说这和抢劫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人抢的是粮食,而逼宫者抢的是江山社稷。
就夺权方式而言,杨坚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客气的,基本属于和平演变。后来到了五代十国的时候的,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然后“黄袍加身”当了皇帝,自然也属于这个套路。
更阴的招数也有,象春秋时候的吕不韦。吕不韦是个大商人,“大商”往往就意味着“大奸”。他的方子更绝,那就是偷偷地更改皇家的血统。他先把一个美女赵姬搞怀孕,然后再很客气地把她送给嬴异人这个王位继承人。孩子生下来,异人也不辨真假。反正那时候也没有dna鉴定技术,嬴异人就当自己的孩子养了起来。
当然这孩子挺争气,后来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王位。再后来他就抖擞精神,一鼓作气扫灭六合,一统天下。对了,我说的就是那个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吕不韦就是典型的奸商,造假售假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了。
好在那时候还没有王海这样的职业打假人,也没有工商管理这样的机构来监督检查。吕不韦就这样瞒天过海,把皇家名牌换成了自己的私货。等到秦嬴政一步登天,这私货也就自然成了皇家品牌了。
这一招真他娘的绝啊!
外戚篡权,由皇亲变成皇帝,杨坚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我们几千年来,在政权建设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健全的人事制度,特别是最高领袖的位置,往往都是凭借实力和武力去强取。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后面还要作专门的讲解。
杨坚把国号改为“隋”。
之所以定国号为“隋”,有人以为是杨坚当过“随州刺史”的缘故,其实这个说法不够准确。
杨坚的父亲杨忠,北周时曾官至柱国大将军,封爵随公。而杨坚在当随州刺史之前,就袭承了其父亲的封爵——随公(随国公)。可以说随(即随州)是随国公的封地(随是古国名,西周时封与姬姓),大部分朝代的名称都来源于封地,如汉、魏、晋、唐、陈、宋、齐等。杨坚代周称帝后,他以自己曾受封于随,于是就自然而然地想到以此作为国号,看来老杨还是很恋旧的。但他又觉得“随”字不够吉利,因为“随”字里面有个走“之”,他害怕江山也会随人家去了,就别出心裁地把其中的“之”字去掉,于是就成了现在的“隋”字。
这想法挺有创意,但明显带有一点自我安慰,或者说是自欺欺人的意思。当然,为自己的国号发愁的不单单是杨坚。后来的金国,也是这样。
一一一五年,女真族著名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以会宁为都城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