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也都是咸味的。”
江恒便点头道:“椒盐和五仁的京中也常见,这干菜酥肉的倒是不曾尝过。青盏,让店家多装几个。”
青盏应了一声,又道:“郡主喜欢咸蛋黄的,火腿的也不错呢。”
江恒一挥手:“你看着办。甜馅的也要,大嫂喜欢。”
青盏乐颠颠去挑月饼了,江恒看看四周的人,忍不住叹道:“果然是生意好。今日才是十四,若到了明日,人会更多吧。”
桃华忍不住想笑:“江公子,该准备的人家今日就都准备好了,明日才来买月饼的,多半就是图便宜了。若是临时抱佛脚,那可来不及。”这位虽然没有纨绔气,但到底也是公子哥儿,不说四体不勤,恐怕也是五谷不分的,对这些日常琐事怕是根本不清楚。
江恒略微有点尴尬,蒋燕华柔声笑道:“江公子又用不着管家,自有下人准备,想来是不清楚的。明日我们这里都要走月亮,不知道京城有没有这个习俗?”
“走月亮?”江恒果然被吸引了,“这是怎么回事?”
蒋燕华含笑道:“我们这里走月亮又叫走三桥,就是到了晚上月亮升起来的时候,大家出门去走,至少要走过三座桥才可以。”
“为何要走三座桥?”江恒颇为好奇,“京城里头可没这习俗。”
这下蒋燕华答不上来了。吴地都有走月亮的习俗,她也是从小便听得的,只是究竟此习俗从何而来,又为何要走过三座桥,却是从来没有细究过,只能支吾道:“老辈人都是这么说的,说是走三桥就能去百病……”
“但是为何一定是走三桥,不是双桥,也不是四桥六桥?”江恒对这些市井俗谈素来好奇,忍不住就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蒋燕华涨红了脸,不得不将求助的目光投向桃华。桃华一直漫不经心地听着,这时候才笑了一下道:“其实走三桥是说至少要走过三座桥,并不是限定必须要走三座桥。有些地方不单要走尽量多的桥,还不许走回头路,所以出行之前要仔细计划路线,不然还不好回家呢。至于说为何至少是三座桥,或许因三为天地人之道,又或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总之习俗久远,也难以考证了。”
“蒋姑娘读过《老子》?”江恒微有些讶然。原知道她学医,那必然是识字的,却不想似乎读书也不少。
桃华倒有点汗颜。《老子》那是上辈子读的了。爷爷说读《老子》可养性,为医者,医术固然重要,可修身养性立德同样不可或缺。所以《老子》《庄子》《论语》,陶家人都是通读的。
其实桃华很不以为然。说什么修身养性立德,那重男轻女算是立了什么德?自己父母在生了弟弟之前,在几个伯父叔父面前毫无地位。每年过年大家齐聚的时候,总有几个堂兄弟欺负她,大人们还不是视而不见?这就是修身养性吗?
所以桃华读那些书只为了应付爷爷的检查而已,当时她是背得最熟的,甚至现在都还能背诵,可是她修身养性了吗?没有。就在她背诵这些书的时候,心里翻滚的都是满满的叛逆和不平。
不过记忆这东西实在不由人,你喜欢的东西未必记得住,而不以为然的东西也未必忘得了。所以桃华回答的时候,随口就说出了《老子》里的句子,倒真不是有意。
“家父喜读《老》《庄》,我不过是跟随家父读过几章。”这倒不是谎话,或许同为医家自有相通之处,蒋家也认为《老》《庄》能养成淡泊之道。医者不宜太有出世之想,却需淡泊名利,方不会因名利而生妄念。因妄念一生,则医术便可能不为救人之器,反成杀人之兵。因此蒋家素有家训,学医者,医术第二,医德为第一。
而蒋锡本人也喜欢老庄之学,不过他主要是喜欢书里那股子散诞逍遥劲儿。现在两本书都摆在他的书房,有事没事就拿来翻几页。
蒋燕华握紧了手。她也是常去蒋锡书房里取书看的,然而看的都是诗词之类,老庄之学却是从未翻过,现下连句话都接不上。
“原来如此。不过,我以为闺阁女子难得有欣赏《老》《庄》之学的。”江恒越发觉得这位蒋大姑娘出人意料了。
桃华笑笑:“并非我喜爱《老》《庄》,只是蒋家祖训,令子弟必读老庄之学,可养淡泊之性,免得因争名夺利而滥用医术,误入歧途罢了。”
江恒顿时觉得要对蒋家刮目相看了:“蒋家祖训,真是医者仁心。”如此说来,蒋家现在不再行医,倒有些可惜了。
桃华只是笑笑。看见青盏已经提了好几盒月饼,萱草也将订做的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