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部分(第1/4 页)
赵长卿心有不解,便趁机问道,“我听这事总觉着稀奇,叛党支持郡王爷做人质倒还说得通,毕竟郡王爷身份高贵。可是,叛党怎么还劫了宋姑娘,她一个姑娘家,劫她有什么用?”
袁氏唇角噙着笑,道,“要不经此事我也不知道。这叛党除了一位四皇子,还有两位是上一乎的文武状元,原是一对孪生子,姓吴的,吴家兄弟。这对兄弟的出身复杂至极,就不必说了。你说叛党为何要支持宋姑娘,皆因先前宋姑娘与吴家兄弟中的老大吴双是定了亲的!原我想着,既把人劫到边城人,说不得要带宋姑娘一道走的,不知为何,又没带她走,反将她留在边城。宋姑娘虽获救了,以后可如何做人呢?”
赵长卿道,“宋姑娘如何做人倒还是后话,要依大伯娘说,吴家兄弟谋反,少不得要连累到宋侍郎的。”
袁氏叹口气,“事就这么巧,当时逆党谋逆弑君,宋侍郎救驾有功。陛下哪里还会计较吴双与宋姑娘的亲事,如今宋侍郎已在帝都被剔了爵位,更上一层楼了。你爹这次救了宋姑娘,宋家定要记此恩情的。”
赵长卿忙道,“这哪里敢当。我爹爹本就在卫所当差,能救到人是应该的。”
“救人总是好事。”朱老太太笑,“对了,我记得卿丫头今年十五了,怎么也不见你们给她办及笄礼呢?我心里还惦记着,有东西给她呢。”
赵老太太笑,“前些天家里忙忙叨叨,实在抽不出空闲。今天过来,就是跟母亲说一声,她爹专门去庙里请高僧算的好日子,定在了八月初三。到时不敢惊动母亲,倒是堂哥儿媳妇她们,若没事,请她们过去逛一日可好?”
袁氏笑,“姑妈,我一定过去。”
朱老太太笑,“定了日子就好。我心里总盘算着这事,你也不来跟我说。我这里已经预备下了,鸾儿,拿过来。”
丫环鸾儿捧上一只老红木的匣子,朱老太太打开来,是一对盘珠点翠嵌宝金丝花钗,光中间那颗珠子就有莲子大小,周围嵌了一圈绿豆粒大小的红宝石,边上点翠缫丝,精致奢华。
朱老太太笑,“我上了年纪,再戴这些花红柳绿的钗也不好看了。这是我早命人预备出来的,给卿丫头及笄用吧。”
袁氏凑趣笑道,“我不似老祖宗有这许多压箱底儿的宝贝,正好前儿得了几匹好料子,昨儿铃姐儿回家,我给了她几匹,还有几匹,正适合她们小女孩儿穿用,一会儿我叫人收拾出来,长卿跟阿蓉都是这样乖巧的孩子,拿回去做衣裳正好。”
两人忙上前道谢,赵长卿笑,“每次来都偏老祖宗这许多东西,如今大伯娘也跟着赏我们,我都担心自己被长辈们惯坏了。”
袁氏笑,“皆因你懂事,长辈们才乐得宠你。”
朱老太太照例留饭,饭前单独叫了长卿去说话,朱老太太道,“这次谋逆之事,闹得天下皆知,你知道吗?”
赵长卿道,“倒是在外头听了些风言风语,只是有些话说的没了边,具体怎么样,并不清楚。”
朱老太太望向赵长卿,温声道,“陛下五个儿子,二皇子早早的被打发去了就藩,倒是因祸得福。余者三皇子、五皇子,连带着太子,都被逆党所杀。如今陛下膝下唯有一个二皇子。”
赵长卿不解的看向朱老太太,道,“我听人说陛下正当壮年,再广纳妃嫔,多多诞育皇子就是了。”她突然慧至心灵,似乎明白朱老太太与她说话的用意了,赵长卿脸色渐渐变了。
朱老太太叹,“看来,你是不愿意的。”
赵长卿抿了抿唇道,“如今老祖宗瞧着我好,不过是在边城这样的小地方罢了。天下之大,只说江南,就是盛产美女之地。老祖宗的打算,不算新奇,我思量着,如老太太这般打算的恐怕大有人在。只是我这样女孩儿,放到小户人家里算是出挑的,如何能比得那些有底蕴的人家调理出来的闺秀呢?就是论相貌,与真正出类拔萃的女子比起来,怕也是远远不及。”
“再者,咱们家里,三位舅爷都是正经科举出身做官,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我看史书中,多少有才学的人,只要沾上后宫外戚的名声,多是不大好的。就从史书上论,外戚之家,显赫一时的比比皆是,又有哪一个家族是靠外戚来立身扬名,延绵长久呢。”赵长卿温声道,“依我的短见,如老祖宗这般,重视族学,广育英才,令族人能者辈出,谁人不佩服您的真知灼见呢。”
朱老太太脸色没什么变化,只道,“这恐怕是你唯一可以将来有机会替楚家堂堂正正说话的机会了。”
赵长卿沉默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