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了。所以我现在说什么,都只是一面之词,你听听便罢了。”
辛绾摇了摇头,面上满是肃杀之气:“公断要讲证据,妾却不要;妾只听公子的一面之词便够了。事涉谢公子,相信今上也不会介意个把细节。”
作者有话要说:
☆、54
谢清被纪神医勒令在榻上躺了五天,直到他的面色见了些许红润才被勉强允许出门。谢清出门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巡视快要改完的河道。辛绾一朝被蛇咬,在虞长青一再保证不会有事后依然不放心地换了身装束,跟着他们出了门。
河道只是小改,大概再有个一两天就能完工了。谢清觉得非常欣慰,做决断时那点为难这会全都不值一提了。而劫后余生再面对赵俨祇的怒火,谢清现在想想竟然觉出一丝甜意来。
其实他在平原四县赈灾的事早已经了了。谢清先前是借口查那宗掉包案,才留了下来。他出事后,赵俨祇当即派右将军杜正则快马加鞭亲赴平原,要他务必亲自把谢清带回长安。
可是,谢清说他生着病,连榻都下不了,怎么回长安。
杜正则看谢清的确是面色苍白,身体歪在榻上看起来也是相当无力。不过按照他对谢清的了解,这人就算是病得起不了身了,该干的事也一件不会含糊;更别说他现在还能在榻上倚着。因此,杜正则很是怀疑地看着谢清,没有说话。
仿佛为了印证自己的话似的,谢清突然剧烈地咳嗽起来。辛绾闻声立刻冲了进来,一边给谢清顺气一边凶巴巴地埋怨杜正则道:“你看看,他现在这个样子,上得了路吗?”
赵俨祇的几个近臣同辛绾与宜君于公于私都免不了有些接触,十几年处下来彼此都相熟得很。被辛绾抢白了几句,杜正则也并不恼,只是尴尬地摸了摸鼻子。他想,长途跋涉毕竟比不了别的事,谢清体弱是出名了的,万一病在路上他还真没法交代;想必就算天子亲至,也是舍不得逼迫他这个样子动身回京的。
结果第二天,“病得起不了身”的谢清趁着杜正则一个没注意,就带人上了大堤。
杜正则气得七窍生烟。他咬牙切齿地想,谢怀芳撇开正事不论,坑害朋友的本事可绝对是一等一的。
杜将军祖上是随高祖打过天下的开国武将;他的祖父曾四从大司马顾慎行远征匈奴,威名赫赫,战功卓著。杜正则出身行伍世家,脾气绝对算不上好。因此,当他发现自己被谢清摆了一道时,一怒之下把自己的一千亲兵埋伏在了驿馆旁边,只等谢清一回来,便来一招瓮中捉鳖。
杜正则的想法简单粗暴:你不是要养病么,那我便让你养好了。反正我的兵训练有素,除了不让你出门,一点都不会碍着你。
所以说,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古人诚不欺我。
谢清此时正在堤坝上欢快地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完全不知道自己一回去就即将面临被软禁的悲惨命运。
他在堤上走了一遭,不时转过脸去同虞长青交谈些什么,表情很是满意。谢清盘算着这里的事最多三天就能完了,自己只要找点借口再拖杜正则三天就可以了。
谢清回去的时侯,越靠近驿馆越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街上的人似乎比平时要少些,驿馆周边更是有些似乎是肃杀的气氛。谢清虽然弓马不娴熟,武艺也不行,身体更是差,但他却有着为将者不可或缺的敏锐直觉。谢清坐在车里,身体微微向辛绾倾斜了一些,低声对她说道:“阿绾,前面好像有埋伏。”
杜正则一早就跟辛绾通过气了,二人在这件事上一拍即合。因此辛绾听了谢清这话连眼皮都没抬,“公子安坐,婢子的人就在周围,若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他们早就传回消息了。”
谢清想了想,辛绾对自己的安全简直不能再上心了;再说驿馆有杜正则的兵马坐镇,谁还能在他眼皮底下造次不成?
想通了这一点,谢清于是又放心地坐了回去。
所以说,当片刻后谢清被杜将军软禁起来时,心情异常悲愤。
杜正则对谢清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恶狠狠地对他说:“怀芳,公子,谢长史?你不是要养病么?那就在床上好好养吧,别跑那么远散步;你有那个力气跑出平原县,还不如跟我回长安。”
谢清摆出一副哀恳的表情,当真是我见犹怜。这会要是赵俨祇或者辛绾在这,没准一心软就什么都答应了。可惜他面对的是杜正则。杜将军看见谢清的这副表情,不幸心中只剩了恶寒。
“怀芳,你别摆出这副表情。”杜正则冷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