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第1/4 页)
知名儒学大家巡回讲学。”礼部左侍郎刘之昊接过了徐光启的话题继续讲。
“不仅如此,理想让佛教、道教也在我大明内外发扬光大。让全亚洲甚至全世界认同并信仰佛教或道教,到时候就连欧洲人也和我们同一个信仰,就不怕他们不接受我们汉语和其他东西。”右侍郎马林滔滔不绝:“我中国之大,唐诗宋词可谓文化提炼之精髓。”
“嗯,大家说的都没错,但是能不能具体点呢。如何让我们的文化深入人心,如何推向国外呢?”朱显波对于那些理论知识没什么兴趣,尤其是所谓的儒家文化,不尊还不行,全尊了,那还要他朱显波做什么呢?“爱妃,你来。”朱显波看张蕾在原地不吭声,于是点将。
“回禀皇上,各位大人,不管我们想推广什么文化。都必须有载体,因此礼部在国内应该多鼓励各地方学院的办学,鼓励各地方剧种成立剧团汇演,甚至出国演出。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书画大赛、京剧皮影大赛,甚至武术大赛。”
“嗯,德妃说的这些,你们礼部今后要陆续做出计划来。演出也好,比赛也好,要尽可能的带动带动当地百姓和文化名人参与。但文化输出一开始这样恐怕还不行。朕认为第一步是每年在开设孔子学院的地方举办汉语大赛,然后对优胜者进行重奖,这样才能吸引当地民众参与。大赛可以包括汉语演说比赛,成语,唐诗宋词等等比试,也可以逐渐加入书法。”
“然后将每年世界各地的汉语大赛的优胜者集中到大明京师来进行汇报表演,扩大影响力。第二就是在国内选派优秀的歌舞剧团巡回演出。比如京剧、脸谱等。儒家、道家的发展则应循序渐进。”
“吾皇圣明!”
其实朱显波心里清楚得很,这些朝中大臣要讲这些并不难,只不过大家把机会留个皇上表演而已。
“对了,柳春燕,你对朝廷的文化强国计划有什么想法?”
“文人要有血性,文化才能强国!”这柳春燕到底是后世之人,也不客气下,上来就说出憋在心中的话。朱显波也想不到,原本以为她会说什么详细的操作之类的,没想到一上来又把会议拔高了一个层次。
“说的好,文人要有血性。比如文天祥、于谦等就很有血性。再比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化再好也要人去传播,传播者如果缺少血性,文化必然容易被淹没。”朱显波开始解题发挥,这一段是他事前没准备的。既然柳春燕说到了血性,朱显波倒也认同。你不能光沉浸在温柔乡里谈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人的气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文人到底还是这个朝代的治理者,后世太多太多的教训让朱显波牢记在心。
“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尽可以开怀。。。”
“启禀皇上。。。”
“启禀皇上。。。”
朝中大臣们见一个官阶不入流的女子都得到了皇上的表扬便纷纷打开了话闸。渐渐的朝堂之上居然开始有了不同观点的争执,朱显波并未加以阻止,而是尽可能的让大家各抒己见。到后来朱显波干脆安坐龙椅,笑盈盈的看着大家。礼部侍郎马林则坐在堂下忙于记载各家所言。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朝堂之上才开始逐渐安静下来。
“诸位爱卿,今日朝会朕十分高兴,朕就是喜欢大家这样各抒己见。这样才能让文化两字充分体现他的魅力。今天朝会上所议论的事宜,请礼部尽管整理出来。朕还有一个打算,希望诸位记下。从即日起,礼部要主抓此项工作,两位侍郎大人可以分别负责不同的项目。为了表达朕和朝廷对文化强国的重视和支持,今后朕的爱妃德妃娘娘将和你们一道参与此事。”
“吾皇万岁!的妃娘娘千岁!”
“先别忙着客气,朕不是要凭空给你们添个管事的来。而是这文化确实所涉及的部门太广,朕希望借德妃之和徐相,也可以找朕。”
“但朕有个总的要求就是文化工作要常抓不懈。对于文人的标准,朕觉得你们不要忘记柳春燕那句话:文人得有血性!具体的事宜等朝会之后再慢慢梳理。还有就是今日朝堂之上的争论也好,意见也好,朕希望留在这朝堂之上,不希望看到秋后算账之类的事情发生。其他人先回去,爱妃、徐相,王大人留下,柳春燕也留下,朕还有话说。”
朱显波之所以留下这些人,也是希望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的文化兴国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徐相,朕让德妃参与此事,你有何想法?”
“德妃娘娘冰雪聪明,文武双全,见多识广。